缩略图

人工智能赋能下技工院校英语跨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褚圣佩

西安铁道技师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8

传统技工院校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价值观塑造。缺少跨学科融合能力,学生无法把英语学习同专业发展及职业实践很好地联系起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学更新赋予了技术支持,智能化的教学工具、在线学习平台、数据分析以及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为教学改良给予了技术支持。借助人工智能,教师可以设计出丰富而互动、个性化的跨学科学英语课程,把语言学习同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做到“立德树人”。

一、人工智能赋能跨学科英语教学的实践价值

(一)个性化学习与精准教学

在人工智能赋能跨学科英语教学的实践中,个性化学习与精准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技工院校而言,英语应成为“专业技能的延伸工具”,而非孤立学科。在班级规模较大、技术资源有限、学生专业属性突出的现实条件下,个体化的精准教学难以全面落地。因此,可以通过AI 技术实现对学习群体整体特征的分析,以“小组共性需求”替代“个体精准”,在保证教学针对性的同时提升效率。这样既能兼顾资源配置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又能通过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将英语融入动车运用与检修等专业学习中,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

(二)模拟真实职业情境

人工智能给跨学科英语教学赋能以后,可以做到仿真真实职业环境,提升学生语言应用水平和职业素养,在虚拟职业场景当中,学生可以置身于类似实际工作的环境里动手去做事和交流,把英语学习同专业技能融合起来 [1]。AI 技术凭借场景设定、交互回馈以及任务指引,让学员在近乎真确的职业情形下感受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职业规范等事情,促使他们把语言技能落到实处。而且,仿真场景可以加深学生置身其中的代入感和参与度,使得跨学科学习更有指向性、更切实有用,推动学生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共同改进。

二、人工智能赋能下“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一)智能化职业情境模拟

人工智能的加持,令智能化的职业情境模拟变成技工院校英语跨学科教学里践行“立德树人”思想的关键途径,虚拟仿真,交互式任务,动态场景被应用到里面,学生可以在极仿真的职业环境里做语言交流和专门操作。在这样的情景下,英语学习同职业技能密切关联起来,这种方式改善了学生的沉浸体验并提升了他们的参与程度,使得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职业的责任,团队的合作以及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智能化的情境给予即时回馈。而且供给自主省察的机会,这样就能做到语言能力,跨学科能力和价值观念塑造并重的效果,凸显出教育的知识性,能力性和培育性结合的特点。

例如,通过 AI 虚拟模拟仿真技术,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中国著名历史文化景点,如长城、故宫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与魅力。同时,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外交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游,这使得学生在历史文物或著名景点讲解中对英语能力的刚需愈发突出。在这种模拟情境下,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历史知识和文化礼仪,还能通过 AI 环境进行跨文化交流训练,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力,为未来参与国际交流打下基础。

(二)AI 个性化学习方案

人工智能赋能之下 ,AI 个性化学习方案成为技工院校英语跨学科教学里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操作路径 , 通过对学生语言水平 , 学习习惯 , 专业技能以及兴趣爱好的数据加以剖析,AI 系统可给每位学生按需订制合适的学习内容 , 任务速度及学习策略 , 进而做到精准又差别化的授课。如此一来个性化方案既改善了学生的学习速率和自觉性 , 又可以在跨学科学习当中融合职业道德 , 团队合作 , 社会责任等价值培养 ,借助持续监测并自动给予反馈。教师就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 从而使学生在语言能力 , 专业知识以及德育目标这几个维度上同步推进 ,达成知识, 能力和价值观三方面一体的全面素养。

例如,教师借助 AI 平台给学生给予个性化的英语口语操练,词汇学习以及跨学科的任务推荐,学生依照系统给出的提议,参加虚拟小组讨论,在线辩论或者互动问答等。还要去完成与专业知识相关联的各类任务,AI 体系会即时分析学生朗读的声音,表达的话及作答的内容,然后针对每一位学生生成专属的学习报告,提出改进意见。这样的一种互动式学习,既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又通过团队合作,扮演角色之类的环节自然而然地渗入了职业道德与责任感,让学生在提升语言能力,专业知识以及培养个人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做到同进步。

(三)跨学科任务驱动

在人工智能赋能下,“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中,跨学科任务驱动能够有效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动车运用与检修等专业教学中,通过设计以 AI 技术支持的任务活动,学生需将机电知识、信息技术、工程制图及安全管理等多学科内容有机融合,用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此类任务驱动模式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强化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跨学科任务能够引导学生关注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及职业责任感,实现专业教育与德育目标的深度融合,为技工院校“立德树人”提供科学、高效的实践路径。

例如,历史相关课程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借助AI 平台去做“虚拟历史展览策划”,学生得找历史材料,写展览说明,做好展示板,然后用英语给小组成员和虚拟观众讲解。AI 系统能马上评判学生的英语说法,信息整理状况、协作情况,并给出特别化回馈,这样的任务不但提升了学习的动手性。而且营造出情景,还自然而然地把合作、分工和责任放到一起,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包含着职业观念和团队精神。经过跨学科的任务,学生的英语水平、历史知识的运用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就得到同步提升,做到知识,能力,品行的有机融合。

结论:在人工智能助力的技工院校英语跨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有了新渠道,借助智能职场情景、定制化学习计划,以及跨学科任务,学生的语言能力、专业知识和道德价值观得到了共同发展。今后需不断优化 AI 在教学环节的应用方式,充实跨学科学习资料,加强教师对信息科技的了解能力,创建多种评估标准和方法,加深德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被吸收的程度,学生就能在一个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自发地学习、合作操作以及做出道德评判。在这样的不断更新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将会更多地深入到英语教育中来,从而形成一种集知识、能力和道德于一体的人才成长方式。

参考文献

[1] 武迪 , 王晓楠 . 人工智能赋能跨学科教学的创新实践 [J]. 中小学科学教育 ,2025(2):174-176.

[2] 范从娟 .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育人实践探索 [J]. 辽宁教育 ,2025(5):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