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

作者

杨梅

旺苍县实验小学四川省广元市628200

前言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化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在这一政策指引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亟需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实现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当前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目标定位片面、方法单一等问题,难以适应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因此,探索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对于落实新课标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阅读教学目标未能充分体现核心素养的整体性

当前许多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仍以词汇记忆和句型操练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思维训练、文化感知及情感态度的综合培养。教师往往将阅读理解简化为信息提取和题目解答,未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多元解读。这种片面化的目标设定导致阅读教学停留在浅层语言层面,难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发展,与核心素养所倡导的整合性、发展性要求存在显著差距。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多样性与层次性

许多教师过于依赖教材中的有限文本,未能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兴趣拓展阅读资源,导致教学内容单一、趣味性不足。同时,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跟读为主,缺乏合作探究、角色扮演、项目式学习等多元活动设计这种单一化、程式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过分强调标准答案的统一性,过于依赖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严重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机械呆板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更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依据学生认知特点与兴趣优选多层次阅读文本

阅读文本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输入的质量和思维发展的深度。教师应当突破教材局限,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和兴趣特点,选取题材丰富、难度递进的多模态文本。通过精心设计的文本组合,既保障语言知识的习得,又拓展文化视野,激发情感共鸣,使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发展核心素养的完整体验。

以 Unit 4Wonderful seasons 教学为例,教师在教材四季主题基础上,补充了英国作家 Ken Wilson 的绘本 Seasons of the Year。该绘本通过精美插图和押韵诗句,生动展现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英国儿童在雪地打滚、采摘南瓜等场景,对比教材中中国孩子堆雪人、收稻谷的插图,引发学生对中外季节文化差异的讨论。随后组织“季节明信片”创作活动,学生选择最喜爱的季节,用英语绘制并描述心目中的美好季节。一名学生在作品中写道:“Ilove autumn because I can fly kites with my grandpa. The sky is as blue as thesea.”这样的文本选择既巩固了季节词汇和句型,又融入了文化比较与情感表达,使语言学习成为有温度、有深度的体验过程。

(二)设计融合语言实践与思维发展的阅读教学活动

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应当打破单向传输的模式,创设真实语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运用语言,同时锻炼思维品质。教师需要设计具有挑战性、互动性的任务链,引导学生从表层理解走向深度思考,在语言实践中发展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 Unit 5 Let's go! 时,教师围绕“城市出行”主题设计了项目式学习活动。学生分组编制“一日游”计划,需要阅读城市地图、交通时刻表、景点介绍等多类型文本,用英语讨论路线规划并制作旅行手册。一个小组在阅读地铁线路图时发现:“We can take Line 2 to the museum,but we need to walk 10 minutes from the station.”另一组比较不同交通方式后提出:“Taking a bus is cheaper than a taxi, but the subway is faster.”教师适时引入思维工具,引导学生用 Venn 图比较交通方式的优缺点,用流程图规划时间顺序。最终各小组用英语展示旅行计划时,不仅准确使用了方位介词和交通词汇,更展现了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种将阅读与真实任务相结合的教学设计,使语言学习成为培养思维能力的载体。

(三)构建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阅读评价机制

阅读评价应当超越传统的标准化测试,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与发展。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评估语言能力进步,又跟踪思维发展、学习策略运用和文化意识形成,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素养发展的有效工具。

在教学 Unit 6 Find your way 时,教师采用了成长档案袋评价法。学生需要收集包括阅读笔记、小组讨论记录、路线设计图、自我反思表等过程性材料。在学习“问路与指路”单元时,教师设计了真实情境任务:为外国游客设计校园导览图。学生首先阅读校园布局说明文本,然后实地考察并绘制双语导览图。在评价环节,教师不仅关注语言准确性,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表现。一名学生在反思表中写道:“Ilearned to use landmarks like‘the big oak tree' to give directions. It's betterthan just saying ‘turn left'.”教师还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包括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通过评价量表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用多种方式表达方位,是否表现出帮助他人的态度,是否在遇到困难时能寻求合作解决。这种评价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协同发展。

三、结语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在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正逐步从单一语言训练走向综合育人。通过重新审视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完善评价机制,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深度。未来,教师需进一步转变角色,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引导者与协作者,不断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真正实现以英语阅读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教育使命。

参考文献

[1] 安淑颖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研究 [J].中学生英语 ,2022(2):48-49.

[2] 梅红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探思 [J]. 快乐阅读 ,2021(18):52-53.

[3] 詹倩文 .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J]. 考试与评价 ,2021(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