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年轻受众培养与未来发展的长效机制构建由新叶
由新叶
东营市利津县文化活动中心
1、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戏曲艺术是重要组成部分且有着深厚历史底蕴与浓郁地域特色。山东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吕剧因唱腔独特、表演形式新颖而在文化传播与社会认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现代社会快速变迁时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全面剖析吕剧年轻受众培养的现状与问题并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结果显示吕剧认知度和参与度在年轻受众里低且传统表演形式与现代审美脱节、宣传推广不够、教育普及不到位等是主要原因,这些情况既限制了吕剧传承与发展也影响了它在当代社会的文化影响力,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对吕剧应对当下困境很关键且对其可持续发展也很重要。
2、吕剧年轻受众现状分析
2.1 当前吕剧年轻受众群体特征
近年来中国戏曲行业发展态势渐趋平稳,作为山东省重要地方戏曲剧种的吕剧年轻受众群体特征随之浮现,近年调查数据表明吕剧年轻观众多为 18 到 35 岁的女性且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文化艺术素养,不过对传统戏曲认知较浅,并且年轻受众里有些人因家庭熏陶或者地域文化认同才对吕剧产生兴趣,参与动机更多是情感驱动而非主动选择,另外年轻受众消费习惯和文化需求有明显特点,他们更爱通过线上平台或者多媒体渠道接触吕剧而不是传统剧场观演模式,这体现出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并且显示出吕剧吸引年轻人面临的挑战,从行业背景来讲这些年我国戏曲市场有复苏迹象。
2.2 年轻受众对吕剧的认知和态度
吕剧于年轻受众而言认知度普遍不高,大家只能从影视剧或者短视频平台得到些零散信息且无法系统知晓,调查发现超 60% 的受访者称对吕剧具体内容和艺术形式了解不多,能精准说出吕剧经典剧目或表演特色的不到 10% ,认知这么匮乏使年轻受众对待吕剧不是冷漠就是误解,觉得它节奏慢、内容老套,跟现代审美不搭,不过深入了解吕剧文化后部分年轻受众很认可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现场演出体验过之后好多人都夸它的音乐旋律和舞台表现力,可是这种正面态度还没变成持续看戏的行为,因为传统戏曲离年轻人日常生活太远了。
2.3 影响年轻受众参与吕剧的主要因素
年轻受众参与吕剧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突出的当属传统表演形式与现代审美之间的巨大差距,吕剧主要用方言演唱,外地观众因语言障碍难以理解剧情,并且其表演程式固定,年轻人惯于快节奏娱乐,这让他们觉得乏味,再者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也是个制约因素,京剧、昆曲等知名剧种品牌影响力强,有系统营销策略和现代化传播手段,而吕剧在这两方面都欠缺,教育普及工作没做好也不容小觑,好多学校没把地方戏曲纳入课程体系,致使青少年从小就缺接触吕剧的机会,经济成本对年轻观众参与吕剧也是个大阻碍,票价高且演出场次少,很多人只能望而却步。
3、构建吕剧年轻受众培养的长效机制
3.1 创新吕剧艺术表现形式
山东省吕剧这一重要地方戏曲剧种的传统表演形式在当下社会遭遇着与年轻观众审美需求相脱节的窘境,由于这几年文化消费趋向多元化的势头愈发猛烈且节奏欢快、视觉冲击力强劲的艺术形式更易被年轻人接纳,所以要让吕剧吸引年轻受众关键在于对其艺术表现形式加以创新。现代舞台技术如灯光设计、多媒体投影、音效处理等能被引进以提升吕剧的观赏性和感染力,并且剧本创作若加入当代社会热点、情感共鸣点则会让内容更有时代气息,像围绕乡村振兴、青年创业之类主题创作新剧目就能既留存吕剧传统韵味又贴近年轻人生活经验。
3.2 融合现代传播技术与平台
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平台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但吕剧的宣传推广比较落后,若要让吕剧在年轻群体中更有影响力,就得好好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技术、社交媒体之类的现代传播手段,像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发布吕剧经典片段或者幕后花絮,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吸引年轻人关注,并且能够策划线上直播演出活动,使不能到现场的观众也能实时互动参与。平台用户规模给吕剧带来了很大的潜在市场,不过线上推广得重视内容质量和创意表达,不要过度商业化而让文化内涵丢失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话,吕剧不但能打破地域限制,而且能够实现跨代际的文化传承,在当代社会的地位也会进一步稳固。
3.3 加强学校和社区吕剧教育
年轻受众的培养中教育是个重要途径,在学校和社区开展吕剧教育尤为如此,能从根本提升青少年对这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与认同感。这几年山东省有些中小学试着把吕剧纳入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唱腔、学表演技巧、赏经典剧目以激发他们对吕剧的兴趣,但这一做法还处在初级阶段且覆盖面不大。以后得进一步完善相关教育体系,如编写各年龄段学生都适用的教材、请专业演员来校园开讲座或者办工作坊、成立吕剧兴趣小组或者社团等。社区在推广吕剧方面也很重要,举办公益演出、文化节庆活动之类的能让更多家庭知晓并参与进来。
3.4 培养专业吕剧人才
吕剧要可持续发展就得有高水平专业人才来支撑,可现在这个行业存在人才断层的情况且青年演员和创作者数量不够这一问题特别明显,所以得加强吕剧专业人才的培养并让人才培养机制更优化些,一方面让高校跟戏曲院团合作开专项培训班以系统地传授吕剧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鼓励优秀青年演员参与国内外艺术交流活动来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素质,并且对于编剧、导演这些幕后岗位也得加大扶持力度给他们创作资源以及发展空间,山东省戏剧家协会的数据显示近五年吕剧从业人员每年新增的数量平均才增长 5% 左右而行业的用人需求增速比这个低多了,这提醒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例如设专项基金奖励优秀作品、给住房补贴还有提供职业保障措施之类的,因为没有一支高素质专业队伍的话吕剧在传承的时候就没办法不断创新也就不能满足新时代观众的需求并且没法一直保持活力了。
4、结论
山东省吕剧有着重要地位且富含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可近些年年轻受众不断流失使这一传统艺术遭受严峻挑战。研究显示,吕剧在现代传播中影响力受限主要是由于表现形式与当代审美脱节、推广力度不够等,所以构建年轻受众培养和未来发展的长效机制对吕剧传承来说很关键并且是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融合现代元素提升艺术感染力、强化校园教育和社会普及、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传播范围、完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体系,这些都能有效提高吕剧在年轻群体中的认知度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王珏, 孙千惠. 活态传承视域下演艺类非遗保护与创新研究—以山东吕剧为例 [J]. 今古文创 , 2025, (18): 93-95.
[2] 狄鑫, 李文萌. “互联网 + ”时代山东吕剧的传播困境与发展对策 [J]. 戏剧文学 , 2024, (09): 110-116.
[3] 何琛璐, 王凤苓. 传统戏曲的传承困境与振兴路径——基于东营吕剧的调研分析 [J].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 2024, (02): 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