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创设的初中语文语法教学创新路径
蔡雨君
颍上三中 安徽省阜阳市 236200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语法教学是构建学生语言能力大厦的基石。扎实的语法基础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涵、规范语言表达,对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意义重大。但长期以来,初中语文语法教学陷入困境。传统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方法,教师机械讲解语法规则,学生被动记忆,课堂氛围沉闷。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使语法知识与实际语言运用脱节,学生虽记住规则,却难以在具体语境中灵活运用。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情境教学法因其独特优势逐渐受到关注。
一、初中语文语法教学现状及情境创设的引入必要性
(一)传统语法教学模式的困境剖析
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的记忆。课堂上,教师通常会详细讲解语法规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知识。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难以真正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同时,过于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和记忆,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语法学习失去兴趣。因此,传统语法教学模式亟待改革,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语法教学往往脱离实际语境,学生难以将所学的语法知识应用到实际交流中。这使得语法教学变得枯燥乏味,缺乏实用性。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但在实际交流中却常常出现语法错误,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语法教学需要与实际语境相结合,通过情境创设来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
(二)学生对语法学习的态度与问题分析
初中学生对语法学习普遍存在畏难情绪。语法规则抽象复杂,如词性辨析、复句关系判断等内容,理解难度大,学生望而生畏。在学习词性时,“的”“地”“得”的用法让许多学生头疼,频繁出错。部分学生认为语法学习枯燥无味,与实际生活关联不大,缺乏学习兴趣。相较于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语法知识显得晦涩难懂,学生更愿意将时间花在阅读故事、欣赏诗词上,对语法学习敷衍了事。学生在语法学习中还存在理解不深入的问题。学习比喻句时,学生仅知道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却无法领会比喻在增强语言表现力、营造意境等方面的作用。
(三)情境创设在语法教学中的独特优势阐述
情境创设为初中语文语法教学带来生机。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语法知识变得鲜活。在讲解祈使句时,教师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扮演顾客与收银员,“请给我一瓶矿泉水”“麻烦帮我结账”等祈使句自然呈现,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祈使句的语气、功能。多媒体情境的运用,能直观展示语法现象。讲解拟人修辞时,播放春天花朵绽放、鸟儿欢唱的视频,配以生动解说,学生清晰看到赋予事物人类动作、情感的拟人手法,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创设故事情境则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讲述“小兔子找朋友”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大量对话,包含各种句式。
二、基于情境创设的初中语文语法教学创新路径探索
(一)生活情境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初中语文语法教学里,生活情境宛如一座富矿,为语法知识赋予了鲜活生命力。教师可巧妙利用日常校园生活场景开展教学。在讲解方位名词时,教师引导学生描述教室布局,“黑板在教室前方,窗户在教室两侧,同学们的座位在教室中间”,学生在实际表述中,轻松理解方位名词的含义与用法。还可结合校园活动,如运动会场景,让学生用句子描述运动员比赛过程。“小明快速地奔跑在跑道上,他超越了一个又一个对手”,借此讲解副词“快速地”修饰动词“奔跑”,体现出副词在句子中的作用。教师还可把生活中的家庭场景融入语法教学。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人活动,并用所学语法知识记录。学生可能写下“妈妈在厨房精心地准备晚餐,锅里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句子成分、形容词与副词的运用有了更深刻认识,真正实现语法知识从课堂到生活的迁移。
(二)多媒体情境助力语法教学的方法实践
多媒体情境为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插上了直观形象的翅膀。在讲解排比句时,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自然风光的视频,视频中依次展现大海的波涛汹涌、高山的巍峨耸立、森林的郁郁葱葱。同时,屏幕上呈现对应的排比句:“大海,是波澜壮阔的画卷;高山,是雄伟挺拔的巨人;森林,是神秘深邃的世界。”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清晰感知排比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的特点,深刻理解排比修辞增强语势、强调情感的作用。在教授标点符号用法时,多媒体同样大显身手。教师制作动画短片,短片中不同标点符号化身为角色,句号是沉稳的小胖子,总是在句子结尾稳稳停下;逗号像个活泼的小精灵,在句子中间短暂停顿,引导语气的起伏。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观看过程中,轻松记住各类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将抽象的标点知识具象化,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三)故事情境激发语法学习兴趣的设计与实施
故事情境是激发初中学生语法学习兴趣的魔法棒。教师可创作原创故事用于教学。例如,编写一个“魔法小镇的冒险”故事,故事中主人公需要解开一道道语法谜题才能继续前进。在故事开头,主人公遇到一个小精灵,小精灵说:“你要想进入魔法小镇,得先说出一个正确的主谓句。”主人公思考后回答:“小鸟飞翔。”通过这样的情节,学生在故事推进中学习主谓句知识。教师还能借助经典故事进行语法教学。以《小红帽》为例,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小红帽对大灰狼说‘你好呀,狼先生’,这句话是什么句式呢?”引导学生思考对话中的句式特点。学生在沉浸于故事的同时,主动探究语法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对语法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也更加深刻,使语法学习不再枯燥,充满乐趣与挑战。
结语:综上所述,基于情境创设的初中语文语法教学创新路径为语法教学注入新活力。通过对传统教学现状的深入剖析,明确了情境创设引入的必要性。在创新路径探索中,生活情境让语法知识回归生活,使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自然运用语法;多媒体情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语法现象,降低学习难度;故事情境凭借有趣情节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蔡伟 , 王欢 . 初中语文水平标准研制途径与样例 [J]. 湖北教育 ( 教育教学 ),2024,(10):29-32.
[2] 韩彩凤. 随文语法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教师 ,2024,(10):27-29.
[3] 高静 . 初中语文语法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09):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