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
丁子桐 唐琳指导老师
温泉县初级中学
黄沙漫天的午后,我站在木特塔尔沙漠移动的沙丘上,热浪蒸腾,脚下的沙子滚烫,风卷着细碎的沙粒拍打在脸上,这是我第一次跟随爸爸来到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流动沙漠边缘。
爸爸蹲下身,用手拨开表层的浮沙,小心翼翼地捧起一颗拇指大小的褐色种子,告诉我是梭梭树的种子,它们在最干旱的地方扎根。我看着这颗不起眼的种子,很难想象它如何能在这片荒漠中存活。
第二天清晨,爸爸带着我和弟弟去种树。我们先用铁锹在沙地上掏出一个深坑,然后在底部垫上一层黏土,再铺上一层发酵过的羊粪。“要骗骗它”,父亲笑着对我们说:“让它以为下面是沃土。”我和弟弟学着爸爸的样子,一个负责 扶苗,一个负责填土,浇水。水一接触沙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不禁问爸爸这样树能活吗?
爸爸指向远处绿色长城说:“那是我们去年种的梭梭树,全长约八公里,共栽种了十六点六万株梭梭树”。我眯起眼睛,看到在起伏的沙丘间,确实有一大片低矮的灌木顽强地挺立着。
日复一日,我们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有时清晨种下的树苗,到了下午就被风沙连根拔起;有时好不容易成活的幼苗,会被突如其来的沙暴掩埋。但父亲从不气馁,他总是默默地重新开始。
那年夏天特别干旱,连续三个月没下一滴雨。我们每天都要从十几公里外运水来浇灌树苗。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发现父亲蹲在一株枯黄的梭梭苗前,久久不动。我走近看,发现他正在用刀片轻轻刮开树皮。“还活着”,他松了口气说:“它的根已经扎得很深了。”
三年后,当我再次站在这片土地上时,几乎认不出这里了。曾经肆虐的黄沙被一片低矮但茂密的梭梭林阻挡在外,沙丘固定了,风叶小了,甚至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枝头跳跃。父亲站在林边,阳光透过枝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看这个!”,父亲带我来到一棵特别粗壮的梭梭树前,小心地挖开树根周围的沙子。令我震惊的是,那些看似细弱的根系竟然向下延伸了足足五六米,横向更是扩展到十几米的范围。“它在地下的部分,比地上看到的大十倍,”爸爸说:“这才是它能活下来的秘密。”
我忽然明白了爸爸这些年坚持的意义。在这片严酷的土地上,表面的繁华转瞬即逝,唯有那些默默向下扎根的生命,才能经受住风沙的考验。就像这些梭梭树,就像我的爸爸,他们不追求一时的绚烂,而是用年复一年的坚持,让生命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扎下根来。
我望着一边的沙海和另一边的绿色长城,心理不禁想到是这片绿色长城扎根沙海阻挡着风沙的侵蚀。存续了一片绿洲,鸟儿们在这里安家落户,过上了悠闲惬意的生活。
我蹲下身,抚摸脚下温热的沙子,仿佛能感受到那些看不见的根系正在地下顽强地伸展,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牢牢抓住这片曾经流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