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作者

许婷婷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马鞍山市郑蒲港学校 238200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好奇心较强且注意力无法集中于课堂上,再加上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其课堂学习效率无法得到保障。在传统教育理念下,若教师一味地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依赖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课堂知识,凸显出教学课堂的枯燥乏味。基于此,为了积极响应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师需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确保符合学生认知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应用,让学生切身感受学习乐趣,同时也使其在探究过程中活跃思维,勇于创新,营造高效的互动式课堂,促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优势分析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其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口语表达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剖析,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并将重点文言文、古诗词背诵下来。通过对文章重点词汇、段落含义的分析,以点带面,全面理解文章的内涵[1]。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教师为各小组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立足于文章内容了解更多的知识点,给予学生分析能力有效地锻炼。通过合作学习,教师需引导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要突破教材内容的束缚,更要将课堂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活到老学到老,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虽然扮演着多重的角色,既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又是引导者,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自身具备自主学习意识,才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课堂上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提升其认知水平[2]。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能够更好地结合教材内容,主动探索新知识,有助于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热情,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身,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探究主题

探究主题作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为了确保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需明确教学主题,从而给予教学质量切实可靠的保障,并助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教师需在备课阶段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出趣味性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学生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可以在问题的指引下自主探究,让学生高效掌握教学内容,促进其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3]。在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探究主题,是保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效果的关键所在。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春》一课的学习中,花、小草、树木、春雨、风筝等事物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文章中,作者应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为了构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教师可以设定“分析文章写作手法的作用”的探究主题,如文章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采取了哪种写作手法,作者应用这种写作手法的意图?通过对桃树、杏树、梨树“争相开放”,纷纷炫耀自己绚烂的花朵的描绘,这种拟人的写作手法寓意着美好春天的到来。通过对“分析文章写作手法的作用”这一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章主旨。

(二)丰富教学资源

多媒体作为教学课堂的重要资源,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内容由抽象化向具象化的发展,从而为学生创造了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网络学习资源不断丰富,学生也已经基本适应了互联网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学习渠道。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自己所收集的与文章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章,逐步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课的学习中,文章讲述了我国伟大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花木兰的故事流传至今,其身上流露的一腔爱国热血与不忍年迈父亲征战沙场的孝心令人折服。纵观近几年的影视剧,众多女星塑造了花木兰这一荧幕形象,如杨丽菁、袁咏仪、刘亦菲等女星,她们赋予了花木兰这一经典形象鲜活的个性。教师可以为学生精选花木兰系列影视剧,通过对这些经典片段的欣赏,深入了解这一经典形象。如 2009 年版《花木兰》影片中,花木兰作为军队将领,在面对军队粮草短缺的情形时,毅然决然杀了自己心爱的坐骑为征战沙场的军队将士充饥。而在抗战胜利后,花木兰在荣归故里后,面对满头白发的父亲决定用自己的余生尽孝。通过对《花木兰》系列影视剧的欣赏,帮助学生多角度解读花木兰这一经典形象。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初中生对于任何新鲜事物均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为了激发其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这一特点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收录了诸多关于鲁迅的文章,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藤野先生》《回忆鲁迅先生》,鲁迅作为我国著名文学家、作家,享誉文坛,其代表作《朝花夕拾》《呐喊》《彷徨》流传至今。教师可以组织“走进鲁迅”主题演讲活动,通过对鲁迅经典作品的演讲,分析文章创作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如《孔乙己》讲述了主人公孔乙己在腐朽思想与科举制度的毒害下,其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的思想、穷困潦倒的生活,整日活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最后被封建的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命运,展现了当时的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精神上摧残的现状。通过对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结论: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蕴含了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厚文化底蕴的形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注重对学生学科知识的灌输,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课堂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需明确探究主题,丰富教学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张军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探究式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5(2):177-180.

[2]卢惠琴,叶秀莲,李兰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在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5(4):194-197.

[3]李美丽.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2025(7):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