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

作者

汪晋敏

池州市贵池区沿江路小学

在数字技术与教育深度交融的时代大势下,基于智慧课堂来推进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既是贯彻新课标理念的必然之举,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与自信心的关键策略。伴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后续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进程中,教师需不断探寻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全新范式,让数字技术切实成为连接知识、生活与创新的纽带,助力学生在多元融合的学习体验里,成长为具备综合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的时代新人。

一、借助数字技术赋能课前预习,打破知识界限

数字技术赋予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全新的生机与可能。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使学生预先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跨学科知识,为跨学科整合学习的顺利推进创造有利条件。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在线学习软件、教育类 APP 等数字技术平台,为学生精准挑选与课文相关的跨学科预习资料,像历史背景介绍、地理知识拓展、科学原理演示等内容,引导学生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聚焦于重难点内容的预习,在打破知识界限的同时完成课前预习任务。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此单元涵盖《观潮》《走月亮》《繁星》等课文,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借助数字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边界。具体来说,运用在线学习软件,为学生推送有关钱塘江大潮形成原理的科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潮汐现象背后的地理知识,比如月球引力、地形地貌等对潮汐的影响,使学生透过课文描述的现象感受科学的奇妙。同时,教师还可展示钱塘江沿岸的历史文化资料,例如古诗词中对钱塘江大潮的描绘以及当地的民俗风情,让学生在开启学习前就对钱塘江大潮形成初步印象。对于《走月亮》一文,教师可推送不同地区月光下的自然景观视频以及相关的地理、天文知识,如月相变化规律等。通过这些跨学科预习资料,学生能够提前构建对课文背景的立体认知,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跨学科整合学习奠定基础。

二、数字平台促进知识融合,强化跨学科合作

在小学语文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进程中,实现语文知识与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碰撞、融合,即借助知识的融合交流,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为跨学科合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保障。基于此,教师应当搭建多元交流平台,例如线上讨论区、小组汇报会等,鼓励学生分享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发现与思考。在组织小组讨论时,教师要明确分工,推动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知识融合任务,助力构建“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跨学科合作共同体” 。

具体来说,搭建线上讨论区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自由且便捷的知识融合交流平台,这是强化跨学科合作的关键举措。在组织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 怎样运用多学科知识解读课文中的自然景观” 这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在此背景下,基于跨学科理念,部分学生从科学视角出发,详细剖析潮汐形成的原理,涵盖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地球自转等要素,为解读课文中的自然现象提供科学依据;部分学生则从文学角度赏析描写语句,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体悟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意境。为保证讨论的高效进行,教师需明确分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比如,安排部分学生负责收集资料,部分学生负责整理分析,部分学生负责汇报展示,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知识融合任务,从而形成对课文中自然景观全面且深入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升知识探究水平,还能增强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共同构建“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跨学科合作共同体” 。

三、数字技术赋能教学资源,构建智慧课堂

数字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注入了海量且多元的元素,打破了传统教材内容的局限,从横向层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接触到更为丰富多样的语文知识。鉴于此,教师应借助网络平台、教育数据库等,筛选并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将跨学科资源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使数字技术赋能的教学资源成为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

以《观潮》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借助国家中小学生智慧教育平台、学术资源库以及专业教育数据库等网络平台,筛选出与《观潮》紧密关联的优质跨学科资源。具体来说,教师可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视听结合、情景交融的特性,通过播放音视频、展示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将《观潮》的拓展内容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比如,提供钱塘江沿岸地质变迁的图文资料、古代文人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词歌赋、有关观潮的民俗传说等,丰富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文化内涵的认识。同时,结合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创意写作能力等教学目标,把这些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转化为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 新动力” 。例如,在讲解课文描写手法时,教师可引入古代诗词中的相似描写进行对比剖析;在拓展写作训练时,引导学生借鉴科普资料中的科学表达方式、具体数据和科学术语等,增强作文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如此一来,数字技术赋能的教学资源将有力辅助语文教学,让语文学习更加精彩纷呈 。

综上所述,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同时也是助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积极参与跨学科教学团队建设,与其他学科教师密切合作,共同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同时,要运用各种数字技术和手段,来构建语文智慧课堂,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逐步渗透跨学科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饶琳莹. 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多维路径[J].华夏教师,2025,(20):100-101.

[2]聂倩倩,单俊. 依托智慧课堂搭台,助力古诗文跨学科学习[J].科教文汇,2025,(08):173-176.

[3]孙礼.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创新实践[J].读写算,2025,(0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