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家校社联合教育视角的少先队育人活动的有效组织

作者

郑小玲

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

少先队活动课程需坚持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线上线下相结合,整合社会资源和少先队员生活经验,增强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单位等的持续互动[1],但是现阶段的家校社合作却并不理想:一方面,家长、社会相关部门并不会深入且持续性地参与学校少先队组织所开展的各类活动,另一方面则是家校社三方的沟通并不及时、存在以学校为单向输出等现实问题。少先队在少年儿童的政治素养形成与思想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家校社联合教育将为少先队员提供更广阔、更丰富的精神养分,所以辅导员应主动以家校社协同育人活动组织少先队育人活动,让队员在多方协同中提升综合素养。

一、三维对话:共设育人计划

家校社三方的上下联动共同策划可从广阔地角度分析少先队员的成长需求,群策群力,以集体智慧设计出相对完整且符合队员成长规律的育人计划。对此,辅导员应主动联合家校社三方的代表人员展开平等且多维的对话与交流,广泛搜集调研资料,广开言路,共同制订合理且完善的育人计划。

我校每学期都会开展春秋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还会为少先队员提供研学的机会。在每一次的准备阶段,我校都会通过家校社微信群、学校官网的家校社协同板块中广泛搜集家长、社会相关人员的意见,了解队员的成长需求,以多维对话共同制订育人计划。就以今年的春游为例,我校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搜集家长、社会相关人员以及队员本人的春游意见。恰逢清明前后,有不少家长都在留言板内写下“ 参观烈士陵园” 的意见,而我也主动联系了本地烈士陵园的管理人员,在获得对方的同意与支持后便明确了此次春游路线,具体如下所示:

首先,在学校内,我通过主题班会向队员介绍本地烈士陵园的由来,以及参观烈士陵园的文明礼仪、注意事项等,培养队员的礼仪规范。

其次,参观当天,我与本班的其他科任教师一同负责组织队员列队,按照规定路线从学校前往烈士陵园,行进路上唱红歌、举国旗等,体力不支的师生可坐大巴车前行。

进而,到达烈士陵园后,由陵园负责人组织全体师生唱国歌、升国旗,并按照游览路线向师生介绍陵园的布局、各位革命英烈的英勇事迹等,留出自由时间让队员自由参观、感受陵园氛围目等等。

最后,回到学校,邀请家长入校入班,共同观看红色主题的表演节目、演讲等,由队员代表宣扬红色精神,见证队员的成长与进步。

其中,为了保证此次红色研学实践的育人效果,我还提前与各位家长沟通,介绍陵园徒步、参观游览等注意事项与具体安排,使家长也能在烈士陵园的肃穆环境下接受红色教育。

二、内外联合:推进实践体验

在家校社联合教育活动中,家庭、学校、社会所起到的教育作用相辅相成、彼此统一,但是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辅导员应主动联合家长、社会相关人员一同组织少先队活动,使队员能在实践体验、自我教育中逐步提升综合素质。

我校与永安碟村共同开展了“ 我在碟村有亩田” 的乡土劳动活动,每学期都会组织全校师生到田间劳动,使队员能下田劳作,学习种植性知识与技能,并通过乡土劳动锻炼其抗挫折能力、抗压能力,由此传承我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在此次家校社联合教育活动中,具体方式如下:

家长可通过家庭教育向队员传授农耕知识,介绍各类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要求,学习简单的工具使用方法;我校教师会组织队员学习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将农耕知识与技能、传统文化传承等融合起来,使队员能够了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文化逻辑,有效地开阔其文

化视野。

待队员积累了足够的农耕知识后,便要到碟村的田间参加农业劳作,学习农民伯伯的农耕智慧,在农民伯伯的陪伴与帮助下参加播种、培苗、施肥、浇水、除虫防害等一系列农耕实践,并且要在农作物成熟期再次到碟村的田间参加收割实践。通过家校社的协同育人,少先队员能够积累丰富的农业劳动实践经验,也能自觉传承我国优秀的农耕文化,体会劳作的辛苦。

三、资源整合:拓宽育人范畴

之所以要在少先队组织活动中促进家校社合作,是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再加上家长来自社会各阶层,从事不同的职业,他们所具备的自身独有的人生阅历和职业能力可以为少先队提供教育资源和智力支持[2],能够有效地整合一定的社会资源,使队员能正确认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辅导员应主动整合并优化家校社资源的配置方案,切实拓展少先队教育的资源媒介,使队员能在全方位、全员化的教育合作中实现综合发展。

本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各班级都可在寒暑假制订乡土化的研学实践计划。就以林则徐“ 虎门销烟” 防毒品教育为例,我便主动开发了社会资源:林则徐纪念馆,组织学生在暑假期间参观林则徐纪念馆,系统学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战争中的奋斗史,以及中国共产党在多年一直坚持禁毒的政策与法律要求,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白禁毒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还主动联合各社区的工作人员面对各个家庭宣讲了防毒工作的重要性,邀请从事公安、法律等行业的家长在宣讲会中宣传防毒知识,使队员形成坚定的禁毒意识。

四、互评互促:提升育人效益

少先队工作中家校社工作效益低下的一个基本原因便是三者缺少互评互促的意识,独立行动、缺少合作。因此,辅导员应主动组织互评互促活动,既要自觉接受家长、社会人员的监督与评估,也要以自身的专业督促与评估实践帮助家长、社会人员调整育人方案,通过三者的互评互促不断地提升少先队育人活动的效益水平。

我校每月设计了主题月,我会据此设计每周的少先队活动课主题,开展丰富多元的思政课。在各类思政课中,我会录制实录视频、邀请家长代表与社会代表入校旁听,自觉接受对方的评估与审视,根据少先队员的素质成长进行自评自改。同时,我也会在班级群、校园官网中上传各类思政活动的活动视频,以及队员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经历,通过家校社三方的互评互促及时总结经验,真实反映队员的成长状态,并根据每一轮活动经验的总结反馈调整下一轮少先队活动计划的重点与形式,不断地提升少先队工作的效益水平。

总而言之,通过家校社联合教育推进少先队工作至关重要,辅导员应主动推进家校社联合教育活动,既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制订少先队活动计划,也要以三方的协同育人组织队员参加各类主题活动,结合三方的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丰富队员的精神感悟,伴随着三方的互评互促不断地调整少先队组织工作的形式与重点,全面优化队员的成长环境,使其持续性地汲取高尚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姚春燕.护貉行动:社区少先队活动项目的校社协同实践[J].少先队活动,2025,(04):28-29.

[2]龚旖宁.家校协同育人推进新时代少先队教育高质量发展——家校资源双向融合深化少先队“ 幸福教育” 的探索实践[J].少先队活动,2023,(1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