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重角色里耕耘:一位小学科学教师的成长叙事
杨洋
西安市经开第五学校
一、初担三责:塑胶校园启忙乱序章
2022 年秋,经开五校的塑胶跑道还飘着新味,我已背着三重行囊站在校园——是带一年级孩子探自然的科学教师,是协管班级的 1.1 班副班主任,也是处理教务琐事的干事。初入科学教室,玻璃柜里的烧杯与标本透着专业冷意,可“ 植物的根如何吸水” 的重难点像解不开的绳;转身到教导处整理学籍报表,屏幕数据密密麻麻让我犯难;课间刚想琢磨实验设计,又要赶去教室看管午休小豆丁。
第一堂科学课,我攥着改了三版的逐字稿,却在演示实验时慌神:红墨水浸芹菜的时间没算准,小组讨论被压缩,面对孩子“ 为什么还没变红”的追问,只能仓促收尾。傍晚对着空荡的科学教室,教案字迹被夕阳拉长,我不禁怀疑:这三个角色,我真能扛起来吗?
二、暖意托举:方寸之间聚成长微光
迷茫未散,身边暖意已悄然涌来。班主任宋老师见我往返于教室与教导处,清晨便把“ 午休看管” 排班表塞给我:“ 你专心琢磨科学课,孩子们我盯着,他们早把我当‘ 临时妈妈’ 了。” 语文组张老师听闻我备课犯难,抱来“ 课堂应急锦囊” 笔记本,里面记着“ 学生走神时,唤小科学家找实验器材秘密” ,连“ 实验失败顺疑问找问题” 的细节都清晰在册。
教导处王主任更似掌灯人。见我对着学籍报表皱眉,他搬椅坐下,指尖点屏教我“ 先按班级分类,再核对变动名单” ,还写下“ 每日待办清单法” :“ 按‘ 紧急重要’ 排序科学备课、教务报表、班级事务,完成一项打勾,心里就有数。” 我照此实践,每晚拆解任务,如将“ 土壤里有什么”公开课拆为“ 写教案 $$ 试教 $$ 备器材” ,看着清单对勾渐多,慌乱的心也慢慢沉静。
三、备课长路:从“ 独行” 到“ 抱团” 研暖意
后来任综合组备课长,新难题接踵而至——最初组里仅我一名科学教师,集体备课总缺同频交流。直到信息、劳动学科教师加入,我打破“ 坐着说课” 传统,将教研搬入课堂:听劳动老师带孩子种向日葵,灵光一闪提议科学与劳动课联动,共设计“ 植物生长观察手册” ;信息老师主动制作电子记录表,方便孩子传植物生长照;美术老师还教孩子给观察日记画插画。
筹备“ 校园生态角” 活动时,科学组设计观察任务,劳动组安排种植分工,信息组搭线上展示平台,体育组也来规划生态角动线。当孩子捧着贴满照片、画满图表的观察手册,围着生态角分享“ 向日葵花盘追太阳”时,我恍然懂了:备课长的意义,从不是一人扛下所有,而是拧合不同学科力量,让综合组教研长出丰茂枝叶。
四、教务视角:琐碎之中品教育温度
身兼教务副主任后,我常需在“ 科学实验台” 与“ 教务报表堆” 间切换。记得首次负责初中学业水平地生考试考点视频监控,面对陌生流程,我赴经开一中取经。在监控室泡了一下午,将“ 设备调试时间” “ 问题对接流程” “ 关键节点记录” 尽数记下,回来后整理出《监控情况统计明细表》《关键时间点统计表》《应急处理清单》三张表格。
考试当天,从清晨 9 点调试设备到傍晚 6 点传数据,各环节按计划推进。教育局巡查老师赞“ 首次做便如此规范” 时,我才发现:教务琐碎里藏着教育严谨,恰似科学实验控变量,教务流程的每处细节,都是为教学保驾护航。后来整理教学资料,我特意标注“ 科学实验材料采购清单” “ 跨学科活动时间安排” ,让教务与教学需求绑定,使冰冷报表多了教育温度。
五、扎根生长:三重角色寻教育答案
三年过去,我办公桌摆着三样物件:科学课“ 实验问题手册” ,记着“ 溶解实验控水温” “ 种子发芽标朝向” ;综合组“ 教研案例集” ,收录“ 生态角跨学科设计” “ 科学与劳动联动课例” ;教务“ 流程优化笔记” ,写着“ 学籍注册核对要点” “ 考点筹备注意事项” 。这三样,如三根支柱,撑起我作为教师的成长路。
谢校长常说:“ 教育是农业,要给种子时间扎根。” 我想,我的成长亦是如此——初担三责的忙乱,是扎根前的蓄力;同事与领导的帮扶,是滋养根系的沃土;跨学科教研探索、教务工作打磨,是枝叶向光的生长。如今站在科学课堂,能顺孩子提问延伸探究;组织综合组教研,能带动学科碰撞灵感;处理教务事务,能精准对接教学需求。
原来,这三个角色从非彼此负担,而是相互滋养的养分。科学教学让我懂“ 探索” 意义,备课长经历教我“ 协作” ,教务工作让我明“ 严谨”价值。未来,我愿继续在三重角色里深耕,做孩子科学探索的引路人,同事教研路上的同行者,教学秩序的守护者,在教育沃土上,慢慢扎根,慢慢生长。
参考文献:
[1]王曦,陈庆. 教育质量监测视域下提升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探究[J]. 广西教育, 2024, (19): 65-68.
[2]刘婷婷. 小学科学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与培训实践 [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 2024, (03): 13. DOI:10.16586/j.cnki.41-1033/g4.2024.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