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

作者

张晓莹

呼和浩特市第四中学 010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大单元教学以整体化、系统化的教学设计理念,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点碎片化的局限,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运用。本文探讨了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通过具体教学案例,阐述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贯彻大单元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1.引言

新课程标准改革强调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点为中心、碎片化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系统化、整体化的教学设计,实现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大单元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其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大单元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2.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不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实现了颠覆性革新,更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大单元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碎片化知识传授模式,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起知识结构的全貌和关联。例如,一年级数学中的“认识数与计算”这一大单元,不仅包括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应用,还涉及到数位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这种整体化的教学设计能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与数的关系和运算方法的基础上,理解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逐步形成完整的数感和运算能力。此外,通过大单元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贯穿始终的主题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忆和模仿。例如,在“认识数与计算”这一大单元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个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场景任务,如“超市购物”、“班级分糖果”等,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使用数进行操作和计算,从而加深其对数的理解和应用。

其次,大单元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而大单元教学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开放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一年级的“空间与图形”大单元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如何用各种图形拼出一个房子?”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思考、推理和交流,从而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增强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剪纸等方式,共同合作完成一个图形拼接任务。通过这样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理解,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问题

尽管大单元教学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影响了其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

首先,大单元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更要有很强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能力。然而,部分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经验和能力,常常导致教学内容安排不当、活动设计缺乏连贯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一年级数学“认识数与计算”大单元的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未能充分设计和展开各个环节,导致学生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如果教师在设计任务和活动时,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常常会导致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进而影响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大单元教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常常面临时间和课程安排的矛盾。一方面,大单元教学需要较长的时间跨度,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究中,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现行的课时安排和考试压力,常常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充分展开大单元教学。例如,在一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大单元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次实践活动和任务,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和关系。然而,在实际的课时安排中,有限的时间往往难以支持如此深入和系统的教学,导致教师只能蜻蜓点水般地进行讲解和示范,无法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考试压力和评价体系的限制,也使得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常常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大单元教学需要时间和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兼顾学生的考试成绩,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平衡两者的关系。

4.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对策

针对当前大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项对策,以提升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首先,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教学设计能力,提升其实施大单元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掌握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方法和实施策略。例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课例研讨等形式,组织教师共同探讨和交流大单元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其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此外,还可以鼓励教师通过参加教学比赛、观摩优秀课例等途径,提升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例如,可以组织教师观摩和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的示范课,通过观摩和交流,了解和借鉴优秀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的经验和做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设计水平和课堂管理能力。

5.结束语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以其系统性、整体性和应用性,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尽管在实际教学中,大单元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但通过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任务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其教学效果和实效性。本文通过具体案例,详细探讨了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路径,希望能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理念的发展,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学生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使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在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永军."做"中学习空间几何教学策略浅谈[J].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 2018(9):49-49.

[2] 赵良忠.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1(2):1.

[3] 沈桃蓉.浅谈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 2015(5):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