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优化学习效果的实践研究
林桂花
四川省仁寿县文宫镇古佛九年制学校
一、重视培养方法,快速理解文本
在中学生物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生物老师要重视对学习方式的讲解,授人以鱼胜过授人以渔,教授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文本内容,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讲解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初中生的生物学习学习水平得到了提高,他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老师所传授的教学方法,并且可以根据老师所传授的教学方法,进行举一反三,并将之运用到其他的学习内容中。
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程中,教师可以先提醒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做一个预习,把准备需要的材料都准备好,这样学生可以在准备的过程中感受到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析植物是生长的,怎么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没有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到植物的省长郭层等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学习前要先预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与同学进行分组讨论,这样的学习方法掌握以后,学生对本节知识大概有了一个了解,教师在讲课时也更容易帮助学生去掌握知识的重点学习。
二、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实验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比较单一,教师只关注考试成绩,用成绩来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多教师取消实验,将这段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知识背诵,这样的方式往往容易引起学生厌烦,并且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过段时间就容易忘记。因此,教师要运用生物实验,让生物课堂充满魅力,将生物学科的重要意义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好奇心。
例如,在教学《练习使用显微镜》课程中,很多学生没有办法快速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时,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操作,将载玻片如何放置、光线的亮度如何把控、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如何操作每个具体的部件以及怎样正确的使用显微镜等问题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自己的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已经对显微镜的使用熟练程度,这样的实际操作下来,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本节知识的学习目标,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建立评价体系,关注全面发展
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也应当注意学生的反馈意见以及建立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不能够只在意过程或者只在意结果,应当全程记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教学反思以及教学改进,教师需要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课堂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改正问题。应当参考学生意见,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每一个单元时都应当进行一个小测验,检测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当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查漏补缺,教师应当及时记录学生不足的地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同时不仅仅教师需要评价学生的表现,教师也需要接受学生平时对自己的评价,改正课堂当中出现的不足,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师的课堂成果。提升课堂效率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仅学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也应当注意分寸,及时的更正出现的问题确保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够自由快乐的进入课堂,学习到生物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应当及时记录,并且反思下次课堂应当如何改正?如果要想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需要将学生每一次测验的成绩都记录下来,再综合的进行评估。同时教师也应当理性的看待成绩,不过度的关注分数,而是关注分数背后出现的问题应当如何修正。
总之,生物是一门以理论知识为主,计算知识和实验操作为辅的学科,因此教材中涉及的知识庞杂且晦涩,关于生物圈、遗传、细胞等知识的学习带给学生诸多的困境和挑战。初中阶段学生一般都具备了比较成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但同时由于他们处于青春叛逆期,生活中的很多因素会导致他们的心态不稳定,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给予科学引导。
参考文献:
[1]崔超.学生主体发展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研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8):78-79.
[2] 刘芳芳. 关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 传奇故事,2022(10):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