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分区与压力控制研究

作者

裴广彬

身份证号:131122198903201015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度高、用水人数密集等特点,其给排水系统相较于普通建筑更为复杂 。合理的给排水系统分区与精准的压力控制,是确保高层建筑供水稳定、排水顺畅、用水安全的关键 。若分区不合理或压力控制不当,可能导致顶层供水不足、底层管道承受压力过大引发爆管、用水器具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建筑的使用功能 。因此,深入研究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分区与压力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特点及分区与压力控制的重要性

2.1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特点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具有垂直高度大、用水点分布广、水流动力要求高、排水系统复杂等特点 。由于建筑高度较高,水在管道中流动时受到的重力影响显著,需要更大的供水压力来满足顶层用户的用水需求 。同时,大量的用水器具和排水点分布在不同楼层,对给排水系统的水力平衡和压力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需要考虑污水和废水的顺利排放,防止管道堵塞和异味上窜,其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 。

2.2 分区与压力控制的重要性

科学合理的分区能够将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划分为不同的供水和排水区域,使每个区域的压力分布更加均匀,避免因压力过大或过小对管道和用水器具造成损害 。合理的分区还可以提高供水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压力控制则是确保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通过对供水压力的精确调控,能够保证各楼层用户都能获得稳定、充足的水量,同时避免管道因压力过高而破裂,保障排水系统的顺畅,提高用水安全性和舒适性 。

三、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分区

3.1 分区原则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分区应遵循压力合理、节能经济、便于管理和维护等原则 。压力合理要求每个分区的供水压力应在用水器具的承受范围内,一般而言,住宅建筑分区后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 0.45MPa,办公楼等公共建筑不宜大于 0.60MPa 。节能经济原则强调在满足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供水设备的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便于管理和维护原则要求分区应使系统结构清晰,便于管道的安装、检修和维护,同时方便物业管理部门对各分区进行独立计量和管理 。

3.2 分区方法

按楼层高度分区:这是最常用的分区方法,根据建筑的高度和用水需求,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供水区域 。例如,对于高度在 100 米以下的高层建筑,通常采用串联分区或并联分区的方式 。串联分区是将水泵和水箱按照楼层顺序依次设置,上区水箱的水源由下区水箱供水;并联分区则是各分区独立设置水泵和水箱,分别从市政管网或水池吸水 。

按使用功能分区:对于一些功能复杂的高层建筑,如综合性商业写字楼、酒店等,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分区 。例如,将酒店的客房区、餐饮区、娱乐区等分别设置独立的给排水系统,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用水特点和需求,合理配置供水设备和管道,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

按用水性质分区:将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绿化用水等不同性质的用水进行分区 。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对水质、水压和水量的要求不同,分开设置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各自的需求,同时便于管理和维护 。绿化用水通常对水质要求较低,可以采用中水或雨水回用系统,单独分区设置有利于节约用水和降低成本 。

四、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压力控制

4.1 供水压力控制策略

水泵变频调速控制:通过安装变频水泵,根据用水流量的变化自动调节水泵的转速,从而实现对供水压力的控制 。当用水量较小时,水泵转速降低,供水压力减小;当用水量增大时,水泵转速提高,增加供水压力 。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供水压力的动态调节,节能效果显著,同时避免了传统供水方式中频繁启停水泵造成的水压波动 。

水箱减压控制:在分区供水系统中,通过设置减压水箱来降低供水压力 。上区水箱的水通过减压装置流入下区水箱,使下区供水压力符合要求 。减压水箱可以采用液位控制,确保水箱内的水位稳定,保证供水的连续性 。

减压阀控制:在管道系统中安装减压阀,根据需要将供水压力调节到合适的数值 。减压阀具有安装方便、调节灵活等优点,可以在不同的楼层或区域设置,实现局部压力控制 。常见的减压阀有比例式减压阀和可调式减压阀,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 。

4.2 排水压力控制措施

为防止排水管道内压力波动过大,导致水封破坏和异味上窜,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水压力控制措施 。设置通气管是常用的方法,通气管可以平衡排水管道内的气压,防止因排水时管道内产生负压而破坏水封 。常见的通气管形式有伸顶通气管、专用通气管、主通气立管等 。此外,合理设计排水管道的管径和坡度,确保排水顺畅,减少管道内的压力积聚 。对于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还可以采用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如旋流单立管、芯型单立管等,这些系统通过特殊的管件设计,能够有效降低排水噪声和压力波动 。

五、案例分析

5.1 案例概况

某 30 层的高层住宅小区,建筑高度为 98 米,总建筑面积为 15 万平方米,居住人口约 4000 人 。该小区的给排水系统设计采用了按楼层高度分区的方式,将建筑分为低区(1 - 6 层)、中区(7 - 18 层)和高区(19- 30 层)三个供水区域 。

5.2 分区与压力控制方案

低区直接由市政管网供水,中区和高区采用变频水泵和水箱联合供水方式 。在地下室设置生活水池和变频供水设备,中区和高区分别设置屋顶水箱 。中区水箱的水源由地下室变频水泵供水,高区水箱的水源由中区水箱通过水泵提升供给 。在各分区的供水管道上安装减压阀,对供水压力进行精细调节 。排水系统采用专用通气管和伸顶通气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排水管道内压力稳定 。

5.3 实施效果

该小区投入使用后,给排水系统运行稳定,各楼层用户均能获得稳定、充足的水量,未出现顶层供水不足和底层管道爆管等问题 。通过采用变频水泵调速控制,供水系统的能耗较传统供水方式降低了 20% 左右 。排水系统排水顺畅,无异味上窜现象,用户满意度较高 。

六、结论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分区与压力控制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用户的生活质量 。通过遵循合理的分区原则,采用科学的分区方法和有效的压力控制策略,能够确保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实际案例表明,合理的分区与压力控制方案可以提高供水质量、降低能耗、保障排水安全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分区与压力控制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参考文献

[1] 宋桂栋. 高层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方案[J]. 科学技术创新,2025,(12):173-176.

[2]张春提.BIM 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9):25-27.

[3]曹玉霞,白晓玉.高层建筑给排水网络优化设计及节水节能研究[J].新城建科技,2025,34(0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