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江洁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环城小学 43750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经历新的变革。智慧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依托多种先进的技术,实现了教学全过程的智能化个性化与可视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趋势,改变传统的单一模式,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更好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一、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精准诊断学情
在智慧课堂环境下,教师能利用教学平台提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还借助信息技术及时审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实现学情的精准诊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薄弱项,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重点讲解,同时强化学生的练习,这样能实现“ 以学定教”的教学目标,又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
例如,在进行“ 毫米、分米和千米” 一课的教学时,教师依托智慧教学平台设计并布置结构化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下找出家中的测量工具,针对家中的桌椅书本及卧室进行测量,同时了解几个长度单位,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然后提交在线学习平台。教师还在学习平台上设置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以检测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理解情况,借助学习平台上的系统自动批改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制定学情报告,了解整个班级学生的正确率。教师针对班级学生易错点进行整理,在课堂教学时进行重点讲解,并且通过精准定焦的方式使课堂的教学更具针对性,能显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二、课堂注重互动交流,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数学这门课程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出现困惑。教师通过智慧课堂丰富的教学工具,使抽象化的知识点变为可视化、动态化,能促进学生高效理解。同时在课堂中,教师能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将教学的内容动态化演示出来,帮助学生快速地理解与记忆,使课堂上的教学更加高效,还能突破教学的难点。
例如,在进行“ 面积” 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借助交互电子白板和其他数学工具,将“ 面积” 与“ 周长” 的概念进行对比讲解,然后通过可视化的视图工具为学生呈现周长与面积的不同计算方式,使学生动态掌握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方式,让学生从视觉上区分两个概念。在课堂中,教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面积单位” 和“ 面积计算本质” ,通过调制内置的虚拟方格纸工具,让学生能通过“ 化整为零” 的方式,“ 累积求加” 的方式了解数学思想,还让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的互动功能,借助画一画、摆一摆、算一算的方式了解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样能提升教学的针对性,还针对学生错误率高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同时教师借助“ 割补法” 能掌握“ 不同规则” 转化为“ 规则图形” 的计算方式,让学生动手在希沃白板上尝试操作。教师借助可视化与互动化的教学模式,使数学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学生能跟上教师的节奏掌握学习难点,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能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三、做好个性课外拓展,实现分层教学
课堂巩固是拓展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一刀切的作业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智慧平台数据分析功能,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实现个性化分层化作业的布置。教师结合平台中记录的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练习数据,自动分析其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识别学生的薄弱环节,并为其推送个性化的作业和拓展的学习内容,因此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课后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进行“ 条形统计图” 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借助智慧教学平台,为学生布置分层性的作业。教师让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在课下调查本班的课外书阅读情况,让班级中的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学生在课下针对课堂所学的内容,借助微课进行系统巩固。教师还为班级中基础较薄弱、理解困难的学生推送一些填空式图表补全、简单数据分析类整理的题目,同时配上视频演示或语音讲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所学的内容,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同时借助互动学习平台设置一些自主挑战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些更高难度的任务进行尝试,家长也能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能更配合教师的教学,能真正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获得提升,切实提高了课后教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综上所述,教师即智慧课堂的背景下,从课前的精准诊断到课中的高效互动,同时到课后的个性化拓展与分层教学能使信息技术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能提升教学的个性化与精准度,能使小学数学教育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也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今后深入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婷婷.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下的小学数学智慧教学模式[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2,(01):79-81.
[2]覃耐敦.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