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
周梅
湛江市第十小学 广东湛江 524001
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学习德育教育的价值内涵,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作为天然德育教学载体。尤其是针对低年级小学生,教师需要抓住德育教育启蒙的关键时期,采用以文育人、以德育德的教育原则,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包含的丰富德育元素,构建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情境,带领学生探究语文素材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知识。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把握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多种活动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小学语文德育的内涵
新时代国家强调立德树人的思想,小学语文教育可以利用的德育教育资源是多元化的,包含课程教学内容、课外阅读文章等。在低年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包含拼音、识字、写字等,教师需要教授学生规范的拼音方式和汉字的书写规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细心、耐心和规则意识,让学生逐步掌握课堂发言礼仪行为。同时,小学语文课文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蕴含着爱父母、爱自然、同伴互助等情感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让学生掌握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并且,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体会汉字结构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记忆字形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厚植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
(一)深挖教材德育素材
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当将语文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上,而德育教育是综合素质的重要板块,可以与小学语文学科的课文内容形成深度融合。因此,教师需要依托当前时代发展的特点,深入挖掘课本教材中所具有的丰富德育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语言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展识字、写字等学习活动时,不仅需要教授学生正确的识读写字技巧,还需要挖掘汉字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德育元素。教师以汉字为载体,带领学生认识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汉字的字义,了解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故事。
例如,教师教授学生“正”字时,应带领学生了解正字的具体意义,将此字解读为“一止为正”,表示人在做事的时候要遵循规则,汉字中包含一上一下加一竖,强调做人做事应当有上有下、端正有方。然后教师应让学生以正字进行组词造句,如“正直”,并带领学生了解正直词汇的相关文化故事,强化学生对词汇“正直”的深刻理解。同时教师还应当构建真实生动的语言运用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文明礼让、谦逊有礼等正直品格,让学生灵活掌握词汇的准确运用方式,深刻体会其正确的词义,并有效指引学生未来的行为规范,让学生树立正直的道德价值观念。
(二)创建德育教学情境
低年级小学生对于复杂抽象的语言文字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教师需要抓住学生对情景故事的喜爱,巧妙创设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对情景故事内容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感受情景故事中所蕴含的语言文字知识,体会德育教育的道德感染力量。教师可以积极将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开展深入阅读学习活动,让学生准确品味文章的主旨,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不仅有效塑造学生的品德,还能指引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向。
例如,教师教授学生《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应利用教学视频生动展示主人公毛主席的故事背景,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找寻文章中关键的信息,体会文章中乡亲对主席的感激之情。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结合情景故事体会乡亲们饮水思源的感恩精神。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还让学生懂得幸福生活的来源,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从而培养学生懂得珍惜的价值观念。
(三)组织课外多彩活动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课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等方式,学习不同情境下的语言表达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演短剧等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积极性。并且,教师还应利用音像、广播等网络教育资源,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锻炼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在潜移默化间传递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让小学生树立平等、尊重、真诚的认知。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生活识字大搜索”的趣味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的社区、超市、街道中找寻所学习或掌握的汉字,并记录汉字的使用方式,学习汉字的具体意义,如生活中的“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找寻成果分享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展示自己找到的具体标语,以及不同标语所提示的目标和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不仅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汉字知识基础,还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从而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引导学生争做文明礼仪小标兵。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德育渗透教学时,需要转变以往生硬贴标签式的教学策略,应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融入措施。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思想融入学生的拼音、汉字、阅读等学习活动,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作为桥梁,让学生准确体会情境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内涵,鼓励学生将课堂学到的道德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实践。同时,教师还应当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传承,认识汉字字形结构的优美。不仅可以传递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还助力学生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 王雅秋 .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育渗透路径 [J]. 少年写作 ,2021(10):93-93.
[2] 邵烨 . 探析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措施 [J]. 求知导 刊 ,2022(3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