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林瀚

闽侯县祥谦五虎山小学  35000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数字化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重要方向,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其教学模式改革尤为关键。以往的语文教学面临学生参与度不高、资源获取渠道有限等问题,数字化技术引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新思路,创造更加丰富多元教学环境,通过从数字工具策略、学习平台资源、评价反馈系统三个维度深入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策略和实践路径。

一、优化课堂教学数字化工具与策略

多媒体教学系统是基础数字工具,通过图像、声音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使抽象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建立清晰认知框架;智能书写系统能展示汉字笔顺动态过程学生可以跟随示范进行描摹练习加深对汉字结构理解;电子白板技术改变传统黑板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实时调用素材进行内容批注,学生作品即时展示促进课堂互动氛围形成;智能阅读教学软件提供丰富文本资源,具备朗读示范、生词解析等功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于朗读练习环节为学生提供即时反馈,纠正发音问题培养良好语感;微课制作工具帮助教师将知识点系统化、模块化呈现,形成微型知识库方便学生反复学习巩固;云端协作平台支持师生实时互动,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活动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以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运用数字化工具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思考能力。课前教师利用微课制作工具录制关于青蛙生活习性短视频当做导入材料,引发学生对故事背景思考;课堂开始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动态插图,呈现青蛙在井中生活场景并通过声音模拟技术还原青蛙叫声,营造沉浸式教学氛围;阅读教学环节智能阅读软件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后系统自动评估朗读质量给予改进建议;理解坐井观天寓意时教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让学生分别从井底青蛙视角和井外视角观察天空,直观感受视野局限性加深对寓言含义理解;课堂互动环节通过班级协作平台开展我眼中天空主题讨论,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提交自己看到天空图片与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视角差异;巩固练习阶段教师设计情境互动游戏,学生扮演井中青蛙和小鸟角色,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视野带来认知差异。

二、提升学习体验数字化平台与资源

智慧教育云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学习工具、管理功能于一体形成完整教育生态系统,学生通过个人账号访问平台获取课程内容完成作业任务,查看学习数据实现学习全过程管理;数字图书馆极大拓展阅读材料范围,电子书籍、有声读物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学习偏好学生需求;专题学习资源库按照语文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包含字词学习、阅读理解模块,支持系统化学习;微课视频资源聚焦单个知识点,时长适中讲解清晰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交互式学习软件通过设置问题、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增强学习趣味性;语文学习 APP 适应移动学习趋势,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知识巩固;教育社区平台为师生提供交流空间,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问形成学习共同体。

以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鹿角和鹿腿》教学为例,数字平台资源运用使这篇寓言故事教学焕发新活力。教师先利用数字资源库中动物百科资源,通过高清图片和视频展示真实鹿角和鹿腿特点,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现实基础激发学习兴趣;阅读前通过智慧教育平台推送相关背景知识,介绍寓言文学特点和伊索生平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框架;课文学习阶段学生利用平板电脑登录数字教材,体验多媒体版《鹿角和鹿腿》,其中包含情境音效、动态插图等增强功能提升阅读体验;遇到理解障碍时学生可以点击难点段落,系统自动呈现解析视频帮助突破阅读难关;内容理解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梳理故事情节发展和因果关系,培养结构化思维能力;拓展阅读环节平台根据学生阅读兴趣智能推荐类似主题寓言故事形成阅读网络;写作练习环节学生通过协作平台参与续写鹿遇险后故事活动,同伴间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课后巩固阶段学生通过语文学习 APP 完成相关游戏化练习,如寓言人物配对、寓意猜猜猜等趣味任务。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拓展教学效果数字化评价与反馈

智能测评系统打破传统纸笔测试局限,通过多元题型设计全面考查学生语文能力,如阅读理解测试不仅包含选择题、填空题还设置思维导图绘制、续写故事等开放性任务立体呈现学生理解水平;作文评价系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内容、结构等维度进行分析给出具体修改建议;口语测评系统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评估学生朗读流利度、语调变化等表现帮助改进口语表达能力;学习行为数据分析系统记录学生平台使用情况,包括学习时长、资源访问频率等指标形成学习画像。

实时反馈机制使学生获得即时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个性化学习报告定期生成,显示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水平、学习习惯特点指明改进方向;群体数据分析为教师提供班级整体情况,帮助发现普遍问题调整教学计划;学习档案袋系统收集学生作品、测评结果等材料记录成长轨迹;评价共同体机制引入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等多元主体形成全方位评价视;数字化评价应用策略强调发展性原则,即关注学生进步程度而非绝对水平激发持续学习动力;过程评价策略重视学习全过程表现避免唯结果论倾向;差异化评价机制根据学生起点水平设定个性化目标使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诊断性评价策略利用评价结果诊断学习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措施;评价结果应用策略强调将评价信

息转化为教学调整依据形成评教闭环。

结论:数字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实践表明科学融合现代技术和以往的教学方法能够产生积极教育效果,数字工具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师生互动效率;数字平台资源拓展学习空间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数字评价反馈系统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促进精准教学干预。未来发展方向应聚焦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化、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系统化、学生数字学习能力培养程序化;应注重技术应用教育意义回归避免工具主义倾向,将数字化技术视为实现教育本质目标服务手段而非目标本身。

参考文献

[1] 陈雪惠 . 数字化助力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实效[J]. 家长, 2024.

[2] 杨威风 . 数字化工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略 [J]. 福建教育研究 , 2024(9):18-20.

[3] 黄静 .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J]. 科普童话 ,2023: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