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作者

李娜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炮团乡学校 418323

引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重要发展方向。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方面能力,这些能力培养需要通过科学合理教学设计得以实现。目前教学实践中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制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文章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探索基于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策略,目的在于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目标确立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确立需突破传统知识目标局限,将核心素养培养置于首位,教师先应深入解读课程标准明确各学段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将抽象思维、推理能力等素养要素融入具体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设置应考虑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心理特点,关注学习兴趣培养与数学思维发展,注重目标梯度设计形成循序渐进素养培养路径,同时核心素养导向目标确立需注重横向联系,打通数学与生活实际连接促使学生理解数学价值,增强学习动机形成正确学科情感。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班级学情差异,设置基础目标与拓展目标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求,实现因材施教,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解决、探究实践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与能力。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目标确立还应体现整体性与系统性,既关注单元知识结构又注重学段内容衔接,将当前学习内容置于整个数学知识体系中考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认知框架。教学目标制定时需体现明确可达性,既要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思维潜能,又要符合实际确保通过适当努力能够实现,教师应根据教学经验对目标达成预设相应评价标准与检测方式,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进程。核心素养导向目标制定过程需注重教研团队协作,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方式集思广益优化目标设置,教学目标应充分考虑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确立后教师需将其分解为每节课具体子目标,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展开防止教学实施过程偏离方向。

二、核心素养融入下教学活动组织策略

核心素养融入教学活动组织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环境,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设计递进问题链培养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经历完整探究过程促进数学思维发展。活动设计要注重学生主体参与,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提升基本流程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小组合作学习成为重要组织形式,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碰撞思维火花形成共同认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够拓展课堂教学维度,创造丰富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习需求。教师还应关注学科融合,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及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习意义感培养应用意识,教学活动组织需体现层次性与开放性,既照顾基础又关注拓展,学生提供充分思维空间与发展机会。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创设超市购物情境引入新知,课堂伊始展示超市货架图片提出任务:“小明购买三千克苹果,每千克售价九点八元共需付多少钱?”学生经历已有知识尝试解决问题过程,体验学习必要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思考其与小数乘法联系发现计算规律,探究环节中全班分组合作,每组尝试不同小数乘法实例探索计算方法并记录思考过程。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发现乘数小数点右移几位,积须向左移几位规律,随后各组代表展示发现成果,全班共同归纳小数乘法计算法则,教师适时引入估算策略引导学生思考三千克苹果大约需付三十元,培养估算意识与合理性判断能力。巩固练习环节设计阶梯式任务从简单计算到实际应用问题,最后延伸至开放探究题设计一道需用小数乘法解决商场打折问题,激发创造思维。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学评价实施策略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学评价应突破传统单一结果评价模式,构建关注全过程全方位发展评价体系,评价设计需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从不同角度观察学习表现。评价内容应注重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等方面实现全面考察,过程性评价成为核心,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方式捕捉学生思维闪光点,给予及时反馈指导。评价工具多样化体现在学习档案袋、成长记录表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学习轨迹,评价标准制定需考虑学生实际,既有全班统一基本要求又关注个体差异,体现发展性与激励性。评价结果应用强调诊断改进功能,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提供依据,信息技术应用能够实现即时评价与精准分析,提升评价效率与质量。整个评价过程始终围绕核心素养展开,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实践能力及学习兴趣等方面协调发展。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评价为例,教师设计多维度评价方案,课前通过预习单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针对性设计教学活动。课堂中观察记录每位学生参与情况,重点关注思维表现—学生能否灵活运用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策略解决问题,是否能主动发现计算规律并尝试创新方法。小组合作环节采用互评表,学生相互评价贡献度与合作精神,课后设计三层次作业:基础层要求完成基本计算题,提高层设计购物情境应用题,如“学校买来一批学习用品,购买文具与体育用品共花费若干元,已知文具花费若干元,体育用品花费多少元”,拓展层鼓励学生自创生活中需要运用万以内加减法解决问题情境,并展示解题思路。期末评价采用多元方式,除基础知识测试外还包括算法设计挑战(设计不同方法解决同一计算问题)、实践应用任务(调查家庭一周开支并进行计算分析)等,全面检测学生计算能力、应用意识及数学思维发展水平,使评价真正服务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结论: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需从目标确立、活动组织、评价实施三个维度系统构建。教学目标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整体性与层次性,教学活动组织应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探究体验促进合作交流,教学评价应构建多元体系,关注过程与结果,实现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这些策略实施需要教师专业素养支撑,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能力以适应核心素养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颖.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图形与几何”为例 [D]. 西南大学 ,2022.

[2] 黄三英 , 刘媛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 [J]. 江西教育 , 2024(14).

[3] 汪 湘 琴 . 核 心 素 养 背 景 下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设 计 策 略 [J]. 前 卫 ,2020(33):0103-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