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橡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

作者

彭安德

勐满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666206

一、引言

橡胶树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威胁橡胶树的健康生长与产胶量,制约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白粉病、炭疽病、小蠹虫等病虫害频繁发生,不仅导致橡胶树生长受阻、树皮受损、产胶量下降,还可能引发橡胶树大面积死亡。传统依赖化学农药的防治方式,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虫害,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病虫害抗药性增强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橡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构建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对减少病虫害损失、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橡胶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橡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

(一)病害发生规律

白粉病

白粉病是橡胶树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在橡胶树新梢抽发期发生 。其发病适宜温度为 16-25C ,相对湿度 80%-95% 。在春季和秋季,气候条件适宜,新叶大量萌发,白粉病极易流行。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次年春季借助风力传播,侵染新叶,在叶片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物,阻碍光合作用,导致叶片畸形、脱落,影响橡胶树的生长和产胶。

炭疽病

炭疽病在橡胶树全年均可发生,高温多雨季节发病尤为严重 。病原菌在病残体上存活,通过雨水飞溅、昆虫携带等方式传播。橡胶树的嫩叶、嫩梢、花序和果实均可受侵染,发病初期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导致叶片干枯、枝条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二)虫害发生规律

小蠹虫

小蠹虫主要危害橡胶树树干和树枝,在干旱年份和树势衰弱的橡胶树上发生较为严重 。成虫在树皮内蛀食坑道,破坏形成层,影响养分和水分运输,导致树木生长衰弱,甚至死亡。小蠹虫一年可发生多代,繁殖速度快,其发生高峰期通常与气温、湿度和橡胶树生长状态密切相关。

六点始叶螨

六点始叶螨以成螨、若螨群集在橡胶树叶片背面吸食汁液 。在高温干旱季节,繁殖速度加快,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受害叶片出现褪绿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干枯脱落,影响橡胶树的光合作用和产胶能力。其发生与环境温湿度、光照以及天敌数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橡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

(一)建立监测预警体系

监测站点布局

在橡胶种植区域合理设置病虫害监测站点,形成覆盖全面的监测网络 。监测站点应根据橡胶树种植密度、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布局,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病虫害发生动态。

监测技术应用

采用人工调查与智能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人工定期对橡胶树进行巡查,观察病虫害症状和发生情况;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安装温湿度传感器、虫情测报灯等设备,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和害虫数量。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二)农业防控措施

优化种植管理

合理规划橡胶树种植密度,保证通风透光条件良好,增强橡胶树的抗病虫害能力 。加强土壤管理,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橡胶树健康生长。及时清理病残体,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场所。

选育抗病虫品种

加强橡胶树抗病虫品种的选育工作,培育具有抗白粉病、抗炭疽病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推广种植抗病虫品种,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

(三)生物防控措施

保护和利用天敌

保护橡胶园中的自然天敌,如捕食螨、瓢虫、寄生蜂等,为其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

通过种植蜜源植物、设置天敌庇护所等方式,增加天敌数量。同时,可人工繁殖和释放天敌,控制害虫种群数量。

应用生物农药

推广使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农药 。例如,利用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制剂防治小蠹虫,使用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防治六点始叶螨。生物农药具有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特点,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四)物理防控措施

灯光诱捕

在橡胶园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小蠹虫、蛾类等害虫 。根据害虫的活动规律,合理设置杀虫灯的数量和悬挂高度,提高诱捕效果。

色板诱杀

悬挂黄色或蓝色粘虫板,诱捕六点始叶螨、蚜虫等小型害虫 。色板应定期更换,确保其粘性和诱捕效果。

(五)化学防控措施

科学合理用药

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控制用药剂量和施药次数,避免滥用农药。优先采用精准施药技术,如无人机喷雾、静电喷雾等,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轮换用药与抗性治理

为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应合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 。建立病虫害抗药性监测机制,及时了解病虫害抗药性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抗性治理方案。

四、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一)面临的挑战

技术推广难度大

绿色防控技术涉及多种技术手段,操作相对复杂,对种植户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同时,部分种植户对绿色防控技术认识不足,传统化学防治观念根深蒂固,导致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困难。

防控成本较高

生物农药、智能监测设备等绿色防控措施的成本相对较高,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负担 。对于一些小型种植户来说,难以承担高昂的防控成本,限制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广泛应用。

(二)发展方向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

加大对橡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投入,开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防控技术和产品 。例如,研发新型生物农药、智能化监测与防控设备,提高绿色防控技术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强化技术培训与推广

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等方式,提高种植户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建立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广泛应用。

五、结论

掌握橡胶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是进行有效防治的基础,构建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是实现橡胶树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的关键 。通过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实施农业防控、生物防控、物理防控和科学的化学防控等措施,能够减少病虫害危害,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尽管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面临技术推广和成本等挑战,但随着技术研发创新和推广力度的加强,绿色防控技术将不断完善,为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郑服丛,符悦冠,黄贵修,等. 橡胶树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Z]. 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

[2] 蒙 平 . 海 南 橡 胶 树 主 要 病 虫 害 及 防 控 技 术 初 探 [J]. 农 业 灾 害 研究,2012,2(3):20-22.

[3] 王广明,陈云,蒋桂芝. 勐养农场橡胶树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J]. 热带农业科技,2015,38(1):5-9. DOI:10.3969/j.issn.1672-450X.2015.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