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数字化评估研究分析
刘曙光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产教融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尤其是在工业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变得尤为重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行业亟需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产业与教育资源的深度对接。为了有效评估教育机构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数字化能力,产教融合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应运而生。本研究旨在分析该评估模型的构成、应用及评估方法,探索如何通过数字化评估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一 文献综述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众多学者提出了教育数字化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国内外已有的成熟度评估模型大多集中在教育机构内部管理、教学方法的数字化等方面,但对于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尤其是数字化背景下的产教融合,鲜有专门的评估体系。因此,T/MIITEC 021-2024 模型在填补这一空白的同时,也为教育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评估框架。该评估模型根据教育机构在产教融合中的数字化水平,划分为五个成熟度级别:初始级(Ⅰ)、成长级(Ⅱ)、优化级(Ⅲ)、优秀级(Ⅳ)和卓越级(Ⅴ)。每个级别代表教育机构在数字化能力方面的不同发展阶段,较高的成熟度级别涵盖了低级别的所有要求。产教融合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由六个能力域、13 个能力项、27 个能力子项构成。
二 数据与资源
(一)数据管理
教学数据治理与分析:评估学校是否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能够对教学数据进行有效收集、清洗、分析,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持决策。
教学数据服务:评估学校是否能够有效地通过开放数据服务,向教师、学生和行业提供教学数据分析结果,支持产教融合。
(二)数字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评估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资源库,涵盖习题、试卷、课件、案例库等,并支持师生使用。
网络课程比例:评估学校是否开设了丰富的网络课程(如 MOOC、精品在线课程等),并且这些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比例。
数字教材:评估学校是否与企业合作开发数字教材,并且数字教材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教学需求。
(三)数字实验实训
虚拟仿真实验资源:评估学校是否能提供丰富的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利用VR/AR 技术等手段支持实验教学。
数字化实验实训平台:评估学校是否具备数字化实验平台,并且该平台是否可以支持教师和学生进行线上实验操作及实验数据管理。
三 教学与评价
(一)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创新:评估学校是否采用创新的数字化教学方法,如虚拟仿真、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提升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平台:评估学校是否具备功能完备的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支持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追踪,促进师生互动。
(二)教学评价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评估学校是否通过数字化平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包含学生评教、企业评教等多维度反馈。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评估学校是否采用数字化手段实时追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通过数据分析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 数字素养
(一)教师数字素养
数字技能培训:评估学校是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数字技能培训,提升教师运用数字工具进行教学的能力。
信息化教学大赛:评估学校是否鼓励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并通过竞赛提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数字化能力证书:评估学校教师是否获得相关的数字化能力证书,体现其专业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
(二)学生数字素养
信息化应用竞赛:评估学校是否组织学生参加信息化应用竞赛,并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字化应用能力。
数字化能力证书:评估学校是否提供数字化能力证书课程,帮助学生获得认证,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五 服务与创新
产教融合数字化服务与创新:评估学校是否有产教融合数字化服务的创新案例,如结合数字化工具和平台进行社会服务、企业合作等,并提供创新成果的示范作用。每个能力域下都包含一系列的能力项和能力子项,评估对象需通过问卷问题对各项能力进行量化评分,从而得出数字化成熟度的总分。
六 评估方法
数据收集与评分:评估数据的收集主要依靠设置的问卷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教育机构在不同数字化能力领域的具体实践。每个能力子项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回答不同选项的得分也有所不同。例如,在“规划制度”能力子项中,
如果学校具备完整的数字化战略规划,将获得较高的得分。
应用场景:本模型适用于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技术院校等各类教育机构。模型的应用场景不仅包括院校内部自我评估,还可以作为第三方机构对教育机构进行数字化评估的依据。
评估流程:评估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结果汇总三个主要步骤。首先,教育机构根据模型中的能力子项设计问卷并采集数据;然后,通过评分系统处理数据并进行评估;最后,生成评估报告并给出数字化成熟度级别。
七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某些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数字化成熟度评估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此模型的评估能够有效地揭示出各教育机构在产教融合中的数字化现状。评估结果帮助院校明确哪些领域需要加强,尤其是在数据治理、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学校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利用仍有提升空间。
产教融合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为教育机构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评估工具,能够帮助各类院校精准识别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数字化建设提供改进路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教育机构应持续使用这一模型进行自我评估,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实现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明华 , 刘伟 , 李鹏 . (2023). “产教融合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对策分析”.《职业教育研究》, 35(2), 45-57.
[2] 王晓红 , 刘丽 . (2024). “数字化转型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创新模式”.《教育现代化》, 12(6), 113-125.
[3] 孙浩 , 陈飞 . (2022). “数字化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 《科技教育》,27(4), 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