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赋能课堂的构建

作者

张楚怡

四川省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 61000

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加速,数字技术融入教学已成必然趋势。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是培养基础幼儿保育人才主阵地,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教学效能。然而现实中,数字资源缺乏、教师技能不足、基础设施欠完善等问题制约着数字化教学推进。通过分析中职幼儿保育数字化课堂现状,探索创新实践路径,寻求资源整合策略,为构建高效数字化赋能课堂提供参考。

一、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课堂的困境与挑战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教学环境构建面临诸多困境。教学内容数字化程度低,专业性数字资源匮乏,市场上针对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开发数字教材少且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现有数字资源缺乏情境性、互动性,无法有效模拟幼儿园实际工作场景,导致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脱节。师资队伍数字素养参差不齐,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部分教师对数字工具应用能力欠缺,缺乏数字环境下教学设计、组织管理、评价反馈等核心能力;且专业教师普遍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缺少系统培训机会,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空间受限。

学生数字学习能力有待加强,中职生虽具备基础操作技能,但缺乏深度学习、批判思维、自主探究能力,对数字工具使用停留于浅层应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缺乏自律性,在线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硬件配备不足,网络环境不稳定,数字化教学平台功能单一,难以支撑多样化教学活动;资金投入有限,无法满足教学软硬件更新需求。评价机制不完善,传统考核方式与数字化教学环境不匹配,难以全面客观评估学生能力表现;缺乏针对性评价标准,无法有效引导教学改进。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形成制约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课堂建设瓶颈,需要系统规划、多维突破。

二、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针对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课堂建设困境,从多维度推进教学创新实践。构建混合式学习环境,融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将传统课堂与数字平台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学习延伸、互动增强;通过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巩固三环节设计,形成完整学习闭环。推行项目化学习模式,基于真实工作场景设计教学项目,将专业知识点融入项目任务中,引导学生通过数字工具完成规划、实施、评估全过程;如幼儿园环境创设、主题活动设计等项目,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灵活运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方法,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构建幼儿园工作场景,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运用云课堂、微课、直播等形式,打破时空限制,扩展学习渠道。

推动微课程开发应用,围绕保育知识点、操作技能等核心内容,制作精品微课,实现碎片化学习;鼓励教师开发创新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强化数据驱动教学改进,通过学习管理系统收集分析学习数据,掌握学情动态,实现精准教学干预;运用数字化工具实时评价学习过程,促进即时反馈。加强教师数字胜任力培养,组织系统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经验分享、协同创新;鼓励教师参与数字教学探究,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构建智慧评价体系亦不可或缺,通过建立多元立体评价标准,引入学习分析技术,从知识掌握、技能应用、职业素养等维度全面评估学生成长路径,为因材施教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这些创新实践,逐步构建适应中职幼儿保育特点数字化教学新生态。

三、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推进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教学深入发展,关键在于资源整合与高效应用。搭建校本数字资源库,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整合优质数字资源,包括微课、案例、动画、仿真实训等多种形式,构建涵盖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践应用全方位资源体系;注重资源设计与专业特点、学生认知规律相契合,确保可获取性、易用性。构建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实训平台,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模拟幼儿园真实场景与工作情境,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幼儿保育过程;设计渐进式实训项目,从简单观察到复杂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推动产教融合数字化转型,联合幼儿园、企业等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基于真实案例微课程、在线课程;借助网络平台开展远程见习、实习指导,破解实践教学难题;引入行业标准与典型工作任务,提升教学贴合度。

建立校际协作共享机制,联合区域内中职院校组建数字教学联盟,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开展跨校教研活动,促进教学经验交流;协同开发特色数字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创新评价机制与质量保障体系,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学习轨迹、作品生成、能力展示全过程;构建多元评价主体,引入行业专家、幼儿园教师参与评价,保证评价客观全面。营造数字化学习生态,构建师生互动、生生协作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提供学习咨询、资源引导、技术支持等全方位帮助,确保数字化学习顺利进行。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赋能课堂构建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努力。通过剖析现状,明确制约因素;依托优化路径,推动创新实践;基于融合发展,实现资源整合。未来应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质量监控体系,推动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培养适应新时代幼儿保育工作需求复合型人才,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凤英 .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赋能课堂的构建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4,(21):163-165.

[2] 刘成清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幼儿保育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4,26(17):140-142.

[3] 叶苡辰 . 中职幼儿保育专业数字化赋能课堂的构建 [J]. 职业 ,2024,(0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