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中运用药学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

谢立功

桂阳县中医医院药剂科 424400

临床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医疗风险的重要环节。随着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药种类越来越多,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时不时会出现,比如药物选得不合适、剂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恰当等,这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1]。常规的用药干预方式往往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很难有效解决临床合理用药问题。药学干预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用药管理手段,通过药师参与临床用药过程,提供用药指导和建议,能有效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2]。本研究选了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常规干预与药学干预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方面的效果,目的是为优化临床用药管理提供实践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 2023 年 5 月到 2024 年 11 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患者中选出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和药学组,每组各 40 例。常规组中,男性 22 例,女性 18 例;平均年龄是( 45.63±10.25 )岁;疾病类型有呼吸系统疾病 12 例、消化系统疾病 10 例、心血管系统疾病 8 例、其他疾病 10 例。药学组中,男性 23 例,女性 17 例;平均年龄是( 46.12±10.58 )岁;疾病类型有呼吸系统疾病 13 例、消化系统疾病 9 例、心血管系统疾病 7 例、其他疾病 11 例。两组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常规组用常规干预方式,包括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处方,护士按照医嘱给药,给患者简单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等基本信息。

药学组用药学干预方式,具体做法如下:(1)用药前评估:药师在患者用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信息,结合患者的病情,对医生开的处方进行审核,判断药物选择是否合理、剂量是否合适、给药途径是否正确、联合用药有没有禁忌等。对于有问题的处方,及时和医生沟通,提出修改建议。(2)用药指导:药师给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等,确保患者能正确使用药物。同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必要时发放图文结合的用药指导手册。(3)用药过程监测:药师定期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了解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及时协助医生处理,并调整用药方案。(4)定期培训与沟通:药师定期给临床医生和护士进行药学知识培训,包括新药信息、合理用药原则、药物不良反应防治等内容,提高他们的合理用药水平。同时,加强和医生、护士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临床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

合理用药率:按《临床用药须知》评估药物选择、剂量、途径等,合理用药例数 / 总例数 ×100% 。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例数 /总例数 ×100% 。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用药指导、服务等内容,(非常满意 + 满意例数)/ 总例数 ×100% 。

1.4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x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合理用药率比较

药学组的合理用药率高于常规组( P<0.05 )。详见表 1 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ΦP<0.05⋅ )。详见表药学组患者对用药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 P<0.05 )。详见表 3。

表 1 两组患者合理用药率比较 [n(%)]

2.2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表 2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

2.3 两组患者对用药的满意度比较

表 3 两组患者对用药的满意度比较 [n (%) ]

3 讨论

临床合理用药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然而,由于临床药物种类多、医生对药物知识的掌握存在差异等原因,不合理用药现象在临床上还比较常见 [3]。常规的干预方式缺乏专业的药学支持,很难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药学干预作为一种新的干预模式,通过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全过程,能为患者提供更专业、全面的用药服务。本研究结果显示,药学组的合理用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这是因为药师在用药前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问题,确保药物选择合理、剂量合适、联合用药安全等 [4]。同时,药师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监测,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保证药物疗效充分发挥。

药学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这和药学干预过程中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有效防控有关。药师在用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等信息,能避免患者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监测,能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S]∘ 此外,药师给医生和护士进行药学知识培训,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防治能力。

药学组患者对用药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主要是因为药学干预能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专业化的用药服务。药师给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相关信息,能消除患者的疑虑,提高他们对用药的信心;及时解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增强患者的就医体验,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6]。

综上所述,药学干预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方面效果显著,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对用药的满意度。因此,在临床上应积极推广药学干预,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窦桃艳, 王建刚, 水泉, 刘仕铂, 何欣. 药学干预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价值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5,23(10):81-84.

[2] 瞿淑雯 , 顾天嘉 , 钱正康 , 高振勇 . 药学干预在精神科医院感染患者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外医药研究 ,2025,4(04):3-5.

[3] 康洁琼 . 分析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J]. 婚育与健康 ,2024,30(22):94-96.

[4] 高承艳 , 李丹允 . 药学干预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价值 [J]. 临床合理用药 ,2024,17(27):152-154+158.

[5] 王欣 .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效果分析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13):32-33.

[6] 张纪民 . 临床药师药学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价值 [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43(0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