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教学模式初探
廖兴琴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小学校
一、让数学课堂走向深度学习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所以,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导火索。陶行知老先生指出:“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充分相信每个学生。做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商讨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无论多么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都应予以鼓励,这样学生上课才喜欢提问题,灵感才容易被诱发,擦出创新的火花。这样的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在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下才能让数学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而是“深度”的课堂,自主学习的课堂。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彻底改变旧的教学形式,建立一种深度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网络交互教学、集体教学、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的教学基础以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而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不要墨守成规!
例如“修改统计图”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自在地设计,可对学生说:同学们,利用老师发给你的作业纸动手修改、细化统计图。汇报展示时得出两种交流修改的结果。一部分同学改成ΔA 品牌是最畅销的,另一部分同学改成 ΔA 品牌不是最畅销的。如此教学,学生的活动是自主有深度,自主有深度的活动是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这样的活动中也能得到发挥和展示。
二、使数学知识深度发展
深度教学内容,就是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为教学所用,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例如:在上六年级下册《统计》这个内容之前,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每月的收入支出情况,上星期我市降水情况,学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在课前进行了汇报并说明选择某种统计图的原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新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个实践活动可操作、富有挑战性,学生学习兴趣高昂地参与其中,锻炼了调查、统计、合理运用等实践能力,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并不仅仅是枯燥的书本知识,相反地它就显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感悟到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教学目标深度演绎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教学成果,一般可分为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实质性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发展性目标包括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及能力两个方面。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统一,其中实质性目标是基础,发展性目标是核心。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可以使这两种目标更为和谐地统一,也进一步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深度。例如《统计》一课,可以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征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技能。
2.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 培养精确、严谨的数学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2.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
四、让作业布置走向深度
数学作业不只是做练习,做题 ,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如,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交通车上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或收集几家商店的商品价格,制成“商品价格对比表”,或收集乡镇企业近年来产值和利润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制成的统计图表,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有的小组还自办数学小报,小报的内容是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整理和复习,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
有的同学用写“数学日记”的形式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觉,增加学习自信心。
总之,让数学课堂深度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构建深度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今天的学生适应21 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周颖.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模式探究 [J]. 小学生( 上旬刊),2024, (08): 76-78.
[2] 陈凯萍. 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教学模式研析 [J]. 小学生( 中旬刊 ), 2024, (11): 49-51.
[3] 钱丽君 . 基于小学数学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深度学习 [J]. 数学教学通讯 , 2023, (28):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