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策略新探
陈惠
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小学常新路分校
引言:写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奠基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理念重构写话教学体系成为当前教育实践焦点。小学低段阶段正处于学生语言发展关键期,学生写话能力形成直接影响后续学习发展,然而当前写话教学中仍存在诸多制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问题,需要探索新型教学策略。
一、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困境
部分教师仍局限于以往知识教学模式,未能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写话教学全过程,并且过分注重写话形式规范而忽视学生思维培养和情感体验,这种教学理念使写话活动沦为机械训练,缺乏对学生主体性发展关注。写话主题多由教师预设,缺乏和学生生活经验联系,写话内容千篇一律题材雷同,难以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教师指导流于形式未能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指导,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品质培养。
教学资源利用不足,课堂教学环境相对封闭缺少多元化学习情境支持,学生写作素材来源有限表达内容贫乏,教学评价机制僵化,评价标准过于强调文字规范和内容完整忽视学生表达个性和创新思维,评价主体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互评环节难以形成有效反馈机制。家校合作不足,家长参与程度有限无法形成育人合力,课程衔接断层,写话教学和其他学科联系不紧密难以实现综合素养培养,知识技能应用性不强无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二、提升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中思维表达能力策略
构建情境化教学平台需要围绕学生生活体验创设贴近实际情境,借助绘本故事、实物图片等多种媒介搭建丰富多样写话场景,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取感性认识,激活既有经验形成表达素材。分层递进写话训练则应尊重认知发展规律,采取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命题作文渐进模式,从简单句子表达逐步过渡至段落写作,训练过程中注重思维引导,通过提问激思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事物特征并理清表达思路。多元互动反馈机制构建需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多层次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交流想法相互启发,完成写话后组织展示评议,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反馈拓展思维空间,采用多样化表达形式突破以往纸笔写话局限,鼓励通过口述、表演等方式表达思想,激发创造潜能并培养综合表达能力。
以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乌鸦喝水》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先围绕故事内容创设情境化写话平台,课前准备透明水杯、石子等实物,课堂上展示乌鸦口渴找水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乌鸦表情、动作特征从而感受口渴急迫心情,随后组织学生实际操作,将石子投入水杯观察水位上升现象体验乌鸦解决问题过程。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写话训练:先引导全班学生集体讨论乌鸦怎样喝到水,通过提问乌鸦看到什么、想出什么办法等问题激发思考,接着请学生口头表达乌鸦喝水过程,然后提供写话框架乌鸦看见 ___,它想 ___,于是 ___,最终帮助学生完成初步写话,最终鼓励能力较强学生尝试完整描述故事。写话完成后组织小小故事会让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并相互倾听评价,教师给予针对性指导,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表演展现乌鸦思考解决问题场景,加深对故事内涵理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表达能力全面提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构建小学低段写话教学中创新实践能力路径
生活化写话情境创设意在拓展课堂边界,将教学场域延伸至校园环境、家庭生活和社区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现实世界获取直接经验,通过组织校园探秘、社区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积累写话素材,增强表达真实性。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则着眼于长周期学习过程,如班级故事集编撰、小小图书制作等项目,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写话实践,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综合性评价体系建构则需突破以往评价模式,构建包含过程评价、成长评价、多元主体评价立体机制,引入真实应用场景,如班级小报编辑、校园广播稿撰写等增强写话实用价值感知,推动跨学科整合教学,将写话教学和其他学科内容融合拓展写话应用广度,促进学科间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以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为例,教师应当采用项目式学习路径设计小马历险记主题写话活动,先创设生活化情境,带领学生到校园小溪或水池边实地观察水流状态,感受水流声音积累感官体验,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小马,面对小河会有什么顾虑?会采取什么行动?通过角色代入激发情感共鸣和思考,然后设计小马新冒险项目任务,要求学生为小马设计一次新冒险,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并且如何克服困难,组织学生四人小组协作共同讨论构思情节,每位学生负责不同环节写话最终汇编成完整故事,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如动物习性、自然现象等知识增强故事真实性,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明确人物、事件等要素。写话完成后举办小马历险记故事分享会展示各小组作品,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如配音朗读、情景表演等,评价环节采用多元方式包括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等关注学生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表现,最终将各小组作品汇编成小马历险记班级故事集,放置班级图书角供同学们阅读,增强学生成就感并激发持续写话兴趣。
结论: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改革需要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立足现实困境探索创新策略,通过分析写话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困境提出思维表达能力提升策略和创新实践能力构建路径,推动教学模式转型。情境化教学平台构建、分层递进写话训练、多元互动反馈机制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生活化写话情境创设、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综合性评价体系建构能有效促进创新实践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书旭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探究 [J]. 课程教育研究 , 2018(19):95-96.
[2] 韩秋君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话教学策略探究 [J]. 小学阅读指南( 导学版 ), 2022(10):24-26.
[3] 龙小明.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学段写话教学指导策略[J]. 科普童话:新课堂 , 20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