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曾淮彬
广东省惠来县第一中学
引言:学困生转化工作始终是初中教育领域重要课题,关乎教育公平实现与人才培养质量,中学阶段恰逢青少年身心发展关键期亦是学习压力陡增时期,部分学生因各种因素陷入学习困境。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引路人,承担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任。本文通过剖析学困生产生根源探索有效转化途径,构建多元支持体系,期望为初中班主任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提供参考,促进每位学生健康成长,实现教育本真价值。
一、分析原因,把握根源:学困生学习困难成因探究
学困生转化工作先需深入剖析其形成原因,唯有找准病灶方能对症下药。从心理层面考察初中阶段正值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处于剧烈变化时期,自我意识觉醒但情绪调控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我怀疑情绪;部分学生面对学习挫折缺乏正确归因与应对策略,久而久之形成消极心态对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青春期认知特点使他们更关注同伴评价,害怕失败带来嘲笑,因而采取逃避态度不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或寻求帮助,进而导致学习表现持续下滑陷入恶性循环。
家庭环境因素同样不容忽视,调查显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往往会加剧学生学习困难,部分家长过分关注分数而忽略过程性评价,高压管教或放任不管两种极端均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还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缺乏陪伴无法及时关注子女学习状况;或因教育理念落后不能为孩子提供适当指导与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结构不完整等问题也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其学习投入程度。另一方面学习习惯缺失亦是重要原因,许多学困生缺乏科学学习方法预习复习意识薄弱,专注时间短作业拖拉,这些看似细微问题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科基础薄弱则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知识体系断层导致新知识难以吸收,挫败感不断积累最终丧失学习动力。
二、找准方法,精准施策:学困生转化工作有效途径
针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班主任需采取精准施策策略,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心理疏导应作为首要环节,班主任必须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创造温暖包容氛围,让学困生感受接纳与尊重。班主任应当通过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倾听其困惑与烦恼帮助梳理情绪;也可以开展团体心理活动,引导学生互相支持缓解心理压力。重要环节在于帮助学困生建立正确归因模式,认识到学习困难并非能力问题而多源于努力方向或方法不当,从而激发内在动力。信心重建过程中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提供展示才华机会,设计阶梯式目标让其体验成功喜悦逐步培养积极心态。学习兴趣激发也十分关键,班主任应当结合学科特点创设情境唤醒求知欲望,引入前沿知识拓展学习视野,组织学科竞赛激发学习热情,创新教学形式增强课堂吸引力,使学困生逐渐找回学习乐趣,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问题。
学习方法指导则需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学困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班主任应当组织经验分享会传授有效学习策略,开展学法指导课教学记忆技巧、笔记方法、时间管理等实用技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对一辅导解决具体学习困惑。促进学困生养成良好习惯尤为重要,班主任应当建立学习伙伴制度促进共同进步,设计合理奖励机制激励学生坚持正确行为,引导制定可行学习计划并监督执行形成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还应关注课堂教学环节,与任课教师沟通协调建议其采用分层教学策略,为学困生提供适当难度任务;课堂上增加互动机会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作业布置注重质量而非数量避免过重负担加剧厌学情绪。班主任还需关注学困生心理健康,定期评估其学习状态与情绪变化及时调整转化策略;建立进步记录档案客观评价每一点进步,强化正向反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困生明确学习目标与人生方向增强学习意义感,使其认识到知识积累对未来发展重要性,从而主动调整学习态度逐步实现自我超越。
三、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学困生转化工作多元支持
学困生转化工作绝非班主任单打独斗可以完成,需要构建多元支持体系形成强大合力。校内协作机制建立,班主任应与学校心理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及时转介专业辅导;与各学科教师定期交流,统一转化策略确保教育一致性;学校行政层面则应提供必要资源支持如开设补习班、增设辅导时间等。班主任作为协调者需整合各方力量,定期组织研讨会分析具体案例,集思广益寻找解决办法形成团队合力。学校还应当建立学困生关爱工程,指定专门教师团队负责跟踪指导;构建学科诊断 - 问题分析 - 方案制定 - 实施评估闭环管理机制,系统推进转化工作,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困生提供情绪宣泄与心理疏导场所。
家校协同同样至关重要,班主任须打通家校沟通渠道,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向家长传递科学教育理念。班主任应指导家长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积极家庭氛围,避免批评指责;教会家长如何恰当激励孩子,建立合理期望关注进步而非结果;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见证孩子成长,加强教育合力。社会资源引入则能拓宽转化途径,班主任应当联系社区志愿者提供课后辅导,组织参观文化场所激发学习兴趣,邀请成功人士分享成长经历树立榜样力量,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学习指导丰富辅导形式。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其学习历程、心理状态等信息,便于各方了解学生进展情况;定期召开学困生转化工作会议,邀请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家长代表共同参与,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工作方向;构建学困生帮扶长效机制,将转化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确保持续推进。班主任应成为资源整合者,将学校、家庭、社会力量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支持网络,让学困生感受关爱与支持增强转变信心与决心。
结论:初中班主任学困生转化工作需立足全面了解,精准把握成因采取针对性策略。心理疏导与学习指导并重,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掌握方法;校内协作与家校社会联动形成教育合力,构建全方位支持体系。转化过程中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内驱力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帮助学困生摆脱困境,实现全面发展。学困生转化工作不仅关乎个体成长更体现教育公平理念,值得每位班主任深入思考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黄种发 . 探究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J]. 读与写:中旬 ,2021(10):0223-0223.
[2] 张丽红 . 班主任转化学困生工作对策 [J]. 2021(12):77-78.
[3] 李正玲 . 生本理念下班主任对学困生转化的工作探析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3(7):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