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思政一体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的创新构建研究

作者

孙嘉欣

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

【正文】在全面推进思政教学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英语课堂应该积极引入思政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学习了解,将英语的语言教学目标转向为综合育人。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高考对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学习压力,学生的关注点往往都在学习上,忽视了思政素养的综合提升。但是思政素养的培养对于他们后续的学习与成长又至关重要,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够提升自身的思政水平,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首先提升自身的整体思政水平,在确保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的前提下,为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开展思政教学活动

一、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沉浸式课堂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英语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思政一体化教学活动时,也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为学生创新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利用信息技术,高中英语教师能够获取一些高质量的思政教育资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提供一些保障。同时,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上提升互动性和参与感。这样教师不仅能够更好的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而且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高中英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People of Achievement》时,教师就可以使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或制作一些微课教育资源,在英语课堂上为学生展示一些具有成就的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他们身上的优秀思政品质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上意识到为什么他们能够达到这些成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让学生对成就人物身上具备的优秀思政品质进行学习,将被动教育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

二、整合教材内容,挖掘思政元素

在高中英语思政教学一体化的进程中,教师想要让英语教学与思政教学进行深度的融合,就需要对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重点讲解,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他们更加容易接受,既不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加大的压力和挑战,也能够让学生的思政素养获得有效的提升,从而提升高中英语育人的效果。

例如,高中英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Food and Culture》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为学生讲解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比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上着重为学生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内容,特别是不同地区的特色饮食文化,让学生站在英语学科的角度上对其进行学习和了解。这样教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有助于促进学生使用英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交流和宣传。

三、设计思政元素对话,提升英语英语意识

高中英语教师在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加强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活动,要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思政元素进行学习和实践,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让思政教育内容真正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熏陶。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高中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对话表演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应用。

例如,高中英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Journey Across a Vast Land》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融入环境保护的思政教育,如引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政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熟悉单元学习内容。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单元学习内容以及思政学习要求,设计一些对话表演活动,并在课堂上进行联系。通过这样的方式,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对思政内容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索,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生对话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认真的聆听,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思政一体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的创新构建是推动学科育人功能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探索。本文立足英语学科的语言文化特性,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的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在此过程中,需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中西文化交汇的思政素材,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化差异,坚定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乔丹洋 . 构筑思政桥梁: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创新路径研究——以外研版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 My 100 Days with MSF 为例 [J]. 文科爱好者 , 2025, (04):73-75.

[2] 张满仓 .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 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为例 [J]. 中学生英语 , 2025, (12): 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