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

王晶杰

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刘唐保小学 063000

小学美术课程是培育学生审美趣味、创新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关键载体。在传统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多依赖教材文本、静态图片及简易教具,不仅教学资源的覆盖面较窄,教学形式也较为固化,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艺术创造力。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小学美术课堂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因此,系统探索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价值。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扩充教学资源维度

多媒体技术能够打破传统教学资源的局限,整合互联网平台上多元类型的美术资源,例如全球范围内的经典艺术作品高清影像、不同绘画流派的技法演示视频、美术发展历程的动画解读等。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将这些优质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突破时空限制接触到更广泛、更立体的美术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艺术认知视野,丰富其美术知识储备。

(二)激活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处于好奇心旺盛的成长阶段,对新颖、动态的事物具有天然的探索欲。多媒体技术凭借其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悦耳的音频效果及丰富多变的动画形式,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精心筛选教学资源

教师在备课阶段,需依据具体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细致挑选适配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所选资源必须兼顾趣味性、启发性与教育性,既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考虑到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成长阶段,那些生动有趣、充满创意且蕴含教育价值的资源,更能契合他们的认知规律与学习需求。

以筹备“魔幻的颜色”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资源。在网络平台上,存在大量讲解色彩知识的科普动画短片,这些短片通常以活泼的卡通角色为主角,搭配有趣的故事情节,向学生普及颜色混合原理、不同颜色搭配产生的奇妙效果等知识。比如某部动画短片中,红、黄、蓝三种颜色精灵在“色彩王国”里玩耍,当红精灵与黄精灵手拉手时,身体逐渐变成了橙色;黄精灵与蓝精灵拥抱后,又共同变成了绿色。这种直观又有趣的呈现形式,能快速抓住学生的目光,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观看氛围中,初步掌握颜色变化的基本规律。

(二)巧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至关重要,教师可借多媒体技术营造生动情境,快速抓住学生注意力,点燃学习热情。一个精妙的导入情境,能瞬间让学生融入学习氛围,为整堂课筑牢根基。

如在“卡通明星总动员”授课时,教师先播放热门卡通电影片段,其中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卡通形象活跃于奇幻世界,配以欢快的音乐与精彩情节,迅速吸引学生目光,让他们沉浸于卡通艺术的奇妙氛围。播放结束,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电影里哪个卡通形象最吸引你?它的外形有什么独特之处?要是你来创造一个卡通明星,会赋予它怎样的外形与超能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卡通形象的设计要素,激活创新思维。接着,展示创意十足的小众卡通形象及前沿的卡通设计理念,如将环保元素融入角色设定,有的卡通形象能净化污水、吸收废气。拓宽学生视野,激发他们对卡通设计的探索欲,自然导入课程,促使学生迫不及待投入创作。

(三)直观演绎知识要点

教学中,针对抽象概念与复杂技法,多媒体技术可将其具象化、直观化,助力学生理解。小学生认知尚浅,面对抽象知识常感困惑,多媒体技术能巧妙化解这一难题。

以讲解“画中的线条”为例,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线条在绘画中的运用,如吴冠中作品里流畅灵动的曲线勾勒江南水乡的柔美,梵高《星月夜》中扭曲有力的线条传递内心的澎湃激情。结合作品详细剖析线条的表现力,曲线展现柔和、优雅,直线体现硬朗、稳定,折线带来紧张、动感。​为使学生深入理解线条变化对画面氛围的影响,教师运用动画演示。在简单场景中,原本平静的湖面用水平直线描绘,当动画将直线变为波浪线时,湖面仿佛泛起涟漪,呈现出动态;将房屋的垂直线变为倾斜线,房屋瞬间有了摇摇欲坠的不稳定感。学生通过动画清晰洞察线条变化与画面效果的关联,直观掌握线条运用原则与技巧。

(四)引领学生自主研习

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教师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信息获取与创新思维能力,使其在探索中成长,提升学习成效。

在“有趣的生肖邮票”学习中,教师布置如下探究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生肖邮票,对比设计风格差异;搜集生肖传说故事,探寻邮票图案与传说的联系;搜索邮票设计软件,尝试设计个性化生肖邮票。为辅助学生完成任务,教师提供精准搜索关键词及权威邮票网站链接。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分组协作,有的负责资料筛选,有的负责分析整理,有的负责设计排版。​完成探究后,组织成果展示交流。小组借助多媒体展示成果,如播放自制的邮票设计讲解视频,介绍设计灵感源于传统剪纸艺术;展示不同风格生肖邮票对比图表,分析色彩、构图差异;分享设计的个性化邮票及创作思路。其他小组提问、点评,互动中深化对生肖邮票的理解,提升美术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优势显著,能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运用相应策略,可提升多媒体教学成效。同时,应用时需把控使用时长,注重教学实效,关注个体差异。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小学美术课堂将更生动有趣、富有成效,有力培养学生审美、创造与艺术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 梁婉如 .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16).

[2] 关丽娟 .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J]. 美术教育研究 .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