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可视化板书设计策略探究
伦婉棣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平洲中心小学 528251
现在很多的教师对多媒体课件产生了严重的依赖 , 课堂上基本上不板书。鲜艳吸睛的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但板书的整体性、过程性是无法替代的,它有利于教学内容的逐步构建和反复使用,为学生学习的提供支架。
一、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可视化板书设计理论依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全程中持续发展。
新课标教学提示里提到:在教学中,围绕主题,依托语篇,设计体验、模仿、理解、应用等体现逻辑关联的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构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借助课堂任务单和板书,采用问答、描述和表演等活动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体现对主题的理解。( 教育部,2022)
2、思维可视化工具是指利用知识结构的视觉表征将学习者的思维或思考路径、方式、规律呈现出来的各种图示或图示组合。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思维可视化工具有思维导图、鱼骨图、八大思维地图、流程图等。(李超,2025)其中的思维地图是David Hyerle(大卫· 海勒)博士在1988 年开发的一种帮助学习的语言工具,是用来进行构建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可视化工具,共有 8 种类型。包括 : 圆圈图、树状图、气泡图、双重气泡图、流程图、多重流程图、括号图和桥型图(David Hyerle,2020)。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地图亦可运用在老师的板书设计上,起到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
二、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可视化板书设计策略(以五年级上册 U2 My weekRead and write 为例)
1. 解读单元整体,确立单元主题和目标
PEP Book 5 Unit2 My week 的单元主题属于“人与自我”的范畴,子主题群是生活与学习,子主题内容是学习与生活的自我管理,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本单元的话题是 Activities,从不同视角谈论学校课程安排和周末活动,经过语篇分析和学生分析,得出本单元核心主题是合理安排,乐享生活“Arrange your life well,enjoy your life happily”。
2. 研读板块语篇,梳理课时主题和目标
本单元共有 6 个语篇,通过对单元内容的梳理和整合,围绕“合理安排,乐享生活”的单元主题意义,形成了 3 个子主题,分别是“完成 weekdays 的课程表,分享课程内容”、“完成周末活动日程表,合理安排周末活动”、“制作合理的周计划表,并进行评比活动”。基于语篇学习,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本单元的主题意义探究。
3. 根据语篇内容与学情,选择合适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及其呈现方式。
( 首先分析语篇的 what why How)
What: 本课时的语篇以活动为主题 , 围绕着 Wu Binbin is tired 这个核心问题,谈论了 Wu Binbin 周末经常做的活动,为此,Robin 给 Wu Binbin 提出建议并给出了一个活动计划表,希望能够帮助Wu Binbin 解决缺乏运动的问题。
Why: 希望通过
活动安排上的问题和导致疲倦的原因,让学生在思考解决办法时,认识到要合理科学地安排一周活动。
How: 通过 Robin 和 Wu Binbin 的对话呈现 Wu Binbin 生活活动安排上的存在问题,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Robin 给出的建议。
通过语篇研读,可以看到本语篇的内容脉络是: W u 彬彬摊在家里的沙发上表现出有气没力非常疲倦的样子,Robin 过去问他怎么啦 ? 然后彬彬回答是因为上完体育课。Robin 问他平时有做运动吗?彬彬说他不喜欢做运动。Robin 又问他平常周末会做什么?彬彬回答会看电视和看书。Robin 了解后给彬彬制定了一个日常锻炼安排表。通过两人的语篇对话可以发现:彬彬之所以会因为上完体育课回家就很累的原因是他不喜欢运动,日常生活里都不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个人的兴趣爱好属于静态方面的,所以他非常需要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和体育锻炼时间,在运动中成长,逐步塑造成为兼具渊博学识与卓越身体素质的莘莘学子。这一语篇内容中清晰地展现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呈现出明显的因果关系。因此,教师采用了多重流程图来帮助学生厘清事情发展脉络,分析事件中存在的逻辑因果关系。在明确了思维可视化工具的类型后,教师还要依据学情选择思维可视化工具具体的呈现方式。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文字、图片,也能将文字与图片组合运用。基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可采用文字加图片的呈现方式,且要以文字为主。
4. 依据主题情境,合理安排并美化各功能板块(如图1 所示)

标题区是因为主题是 My week,所以配图了一个日历的图样意象表达时间安排需要看日历做好规划。
核心功能区的主图是语篇中的原图再现,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本课时的核心问题 Wu Binbin is tired。带着这个疑问通过阅读活动找出引起他疲倦不堪的原因并在左边方框中板书出来,通过箭头符号呈现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了解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后就要找出解决的办法了,过渡到 R o b i n 对他提出增加日常锻炼的建议,写在右边的方框中。整个语篇内容通过板书有层次地梳理整合,呈现在板书里,化抽象为直观,优化学生认知结构,引发大脑思维与图式进行共振,从而促进思维结构的内化,提升思维品质,加深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与理解。
随机生成区是通过启发性问题 What about your advice? 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给出自己的建议,灯泡图样意象提示学生要努力思考。适当的留白给了学生更多主动思考的空间和表达的欲望,可以根据学生的建议回收来填充。最后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提炼合理的规划要兼具喜欢,需要的事情外,还要劳逸结合,合理规划的课时主题 :Reasonable arrangement,happy life 。
整个板书布局通过文字、线条、颜色、图形让教学内容清晰呈现,让主题意义集中突出,通过可视化工具建构立体画面,形成视觉冲击,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找到联结,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高品质的学习体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巩固旧知、创造新知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其树立把英语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的意识,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
5. 体现教 -- 学 -- 评一体化。
核心功能区和随机生成区突显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评价区用篮球上框图进行意象化激励,暗喻学生需要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三、结语
板书是在教学中应用的一种主要的教学媒体。它是课堂互动的一种显性表现形式,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的记录者和促进者。而思维可视化工具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整体化,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逻辑性、条理性和思考性。两者结合,使板书成为一种课堂艺术,一种可视化语言,成为课堂互动的重要铺垫和载体,通过设计契合主题意义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使用语言,学习文化,训练思维,发展能力,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李超 . 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英语故事类语篇学习中的应用 [J]. 教育,2025(2)
[3]David Hyerle. 思维地图:化信息为知识的可视化工具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