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陈小丽
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 223200
摘要:本文聚焦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阐述了构建该评价体系的价值,详细探讨了构建策略,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展开,并结合鲁教版教材相关内容,为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体系
一、引言
教育改革深化,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涵盖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这影响着教学方向和内容。但与之适配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传统评价侧重知识掌握程度,难以全面准确衡量学生核心素养水平。因此,构建新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它能为教师调整策略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让高中地理教学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助力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价值
(一)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能为教师提供全面准确的教学反馈。如鲁教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内容教学,教师可借此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若发现学生综合思维不足,可调整教学方法,增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使教学更契合学生需求,提高教学质量,让地理课堂更高效。
(二)助力学生素养发展
评价体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能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素养提升。以鲁教版 “中国地理分区” 内容为例,评价体系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促使其主动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提高区域认知能力。在人地协调观培养上,引导学生思考人地关系,促进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协同发展。
(三)推动教育目标落实
高中地理教育目标是培养有地理核心素养的学生,构建相应评价体系可保障教育目标有效落实。如在地理实践力培养中,评价体系涵盖实践活动情况,若发现问题,教师可针对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如利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内容组织实践,推进教育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一)明确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四个维度展开。人地协调观维度,通过鲁教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内容,考查学生对人地相互关系理解与应用能力,看其能否提出应对策略以体现协调发展思想。
综合思维维度,在 “农业区位因素” 学习中,要求学生综合自然(气候、地形、土壤等)和社会经济(市场、交通、政策等)因素分析不同地区农业类型成因,以此检测其综合思维水平。
区域认知维度,在学习鲁教版 “世界地理分区” 时,评价学生对区域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的描述准确性,以及对比不同区域自然和人文差异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维度,在鲁教版 “河流地貌的野外考察” 活动后,关注学生参与度、测量工具使用正确性及对地貌现象的分析合理性,以此衡量实践力。
(二)丰富评价内容
知识与技能评价:除传统地理知识考查外,重视地理技能评价。如对鲁教版教材中地图阅读与绘制内容,考查学生读取地图比例尺、方向、图例等信息的能力,以及据地理数据绘制地形剖面图、气候统计图等简单地图的能力。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如 GIS 软件分析地理数据能力也应纳入评价。
过程与方法评价:评价学生地理学习方法运用情况。在课堂上,观察其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表现,看能否提出有价值观点、有效合作。解决地理问题时,评价能否运用归纳法、演绎法等合适方法。如学习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时,看学生能否从自然景观图片观察归纳出地域分异规律,及运用该规律分析新区域地理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关注地理学习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在人地协调观方面,评价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意识,如学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内容后,看其讨论案例时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强调情况。同时评价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态度,如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索地理问题。
(三)多元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教师在评价中地位重要,需全面客观评价学生。课堂上,观察学生表现(回答问题质量、参与讨论积极性等)并及时反馈。作业批改和考试评价时,除关注答案对错,还要分析解题思路,判断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如批改 “工业区位因素” 作业,不仅看答案,还要看理由是否体现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学生自评:引导学生自评,培养反思能力。学生依评价目标和标准评估自身学习表现。如学完 “自然灾害” 单元,反思在理解成因、危害、防御措施方面的情况,分析地理实践力的进步与不足,如参与灾害预防模拟活动情况和应对措施有效性。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互评促进交流学习。小组项目或课堂讨论后开展互评。如 “城市地理” 小组项目中,成员互评在分析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的表现,包括资料收集、观点创新、团队协作能力等,以发现优缺点共同提高。
表现性评价:设计表现性任务评价核心素养。如设计 “旅游规划” 项目,要求学生依据给定区域(如鲁教版某区域)条件制定方案,评价其对区域特征把握、旅游资源整合、人地关系考虑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此了解核心素养水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通过明确评价目标、丰富评价内容和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衡量学生在地理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水平。结合教学资源,使评价体系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有力地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朝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有力支持,使高中地理教育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娜娜, 杨显明.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学科能力评价体系[J]. 教学与管理, 2022(21): 104-108.
[2]徐雪杰.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与评价策略剖析[J]. 文渊(高中版), 2023(1): 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