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家乡的风俗》写作教学中学习任务的设计
闫晓旭
安徽省太和县晶宫小学236600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二、课程理念”部分指出:“积极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同时还强调:“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将学习任务贯穿于写作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中,围绕学生的学情和实际的认知水平来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逐个击破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写作水平的提升。
一、设计驱动性学习任务,明确写作方向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摆脱以往采取单一讲授法的教学模式,变革自身的教学方式,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基础、写作水平和主体需求来设计驱动性的学习任务,以单个或多个任务的形式学生呈现相关的写作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围绕具体的任务展开自主探究,让他们从过去“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帮助学生明确接下来学习的重点内容和写作方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为例,教师针对本次写作主题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了驱动性的学习任务,具体任务如下所示:
【任务一】家乡风俗小记者
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采访老人长辈等方式,全面了解家乡的风俗,包括风俗的形式、由来、主要活动、有关的传说或故事等,对搜集、采访的结果进行整理。
【任务二】风俗故事我来讲
要求学生回顾与所选风俗有关的传说或故事,并在班级里给大家讲一讲。
【任务三】家乡风俗发布会
要求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喜欢的家乡风俗,结合所了解的资料写一篇介绍这个风俗的文章,并且以发布会的形式进行分享、交流。
通过设计以上三个驱动性的任务,可以让学生明确本次写作的大致方向,让他们把握接下来写作的重点是什么以及自己需要干什么,从而带有目的地去完成各项任务,提高他们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二、营造真实的写作情境,激活个人体验
不是所有的情境都是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情境,只有那些贴近生活、指向学生写作需求的真实情境,才能有意义的情境。因此,教师要注重挖掘生活中的元素和资源,将其引入到语文课堂上,为学生营造真实、有意义的写作情境,并在具体情境中出示相关的学习任务,一方面可以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另一方面也能激活学生的个人体验,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中对任务进行主动探索和分析,并结合自身经验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掌握写作的思路和技巧。
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为例,本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让学生从家乡风俗中选择一个比较感兴趣或喜欢的内容,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撰写作文的方式把这个风俗介绍给更多人。根据习作主题和要求,并联系六年级学生所处的生活,教师营造了真实的写作情境——举行“家乡风俗发布会”,具体的任务情境如下,师:“我们国家的民族众多,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也各有不同。现在学校准备举办‘家乡风俗发布会’的征文活动,主要面向六年级的学生,旨在对家乡的风俗文化进行展示、宣传,并促进对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这一情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可以很好地激活学生的个人体验、拉近他们和本次习作活动的距离,便于让学生结合对家乡风俗有关的认知经验来展开写作。
三、搭建多样化任务支架,提高写作效率
架式教学理论认为,在必要的时候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能够降低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难度和坡度,为学生高效理解知识提供很好地支撑,促进其认知水平的提升。基于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任务支架,提高学习任务的引导性、合理性,如此一来可以让学习内容更加清晰、让学习路径更加有序,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框架,并围绕既定框架来展开写作,进而达到提高写作效率的目的。
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家乡的风俗》为例,教师基于“家乡风俗发布会”这个写作情境,并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上给他们搭建了多样化的任务支架,以任务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具体如下:
任务支架 1 :观察和体验家乡的风俗活动,了解丰富活动的特点,尤其是活动的场面和细节。
任务支架 2 :介绍自己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讲述亲身经历的风俗故事,要说出活动中比较难忘的场景和感受。
任务支架3 :尝试编写一份习作提纲,提纲要包括“开头引入”“中间展开”和“结尾总结”三个部分,同时涵盖家乡风俗的“名称”、“来历”、“主要活动”、“特色饮食”以及“参加风俗活动的真实感受”。
在这三个任务支架的辅助下,写作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加清晰、具体的路径也变得更加有序。比如学生首先需要对家乡的风俗活动进行认真观察和体验,通过观察风俗活动的场面和细节可以积累丰富的习作素材;其次需要在班级中讲一讲自己的经历,分享参与风俗活动的有哪些人、看到哪些景象、获得哪些感受等;最后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拟写作提纲,把写作的框架呈现出来,为顺利撰写作文提供具体的依据。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灵活设计学习任务充分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不仅可以改变学生“学”的方式,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写作实践中,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因此教师要全面把握设计学习任务的理念,在相关理念的指导下把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通过设计驱动性学习任务、营造真实情境、搭建任务支架以及统整单元资源等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写作需求,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提升,进而为语文素养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梦雅 . 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写作教学策略 [J]. 文理导航 ( 下旬 ),2024,(12):28-30.
[2] 朱玉兰 .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究 [J]. 华夏教师 ,2024,(09):81-83.
[3] 奚岚 . 学习任务单指导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新尝试 [J]. 小学生作文辅导 ( 中旬 ),2023,(06):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