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教育引导探究
张喜翠
郑州财经技师学院
引言: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任,新时期背景下中职生群体思想行为呈现诸多新特点,对传统教育引导模式提出严峻挑战。深入把握中职生思想行为特点,创新教育引导方法优化成长环境,对于提升中职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究通过分析中职生思想行为现状探索有效教育引导路径,期望能够为中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推动职业教育育人质量提升。
一、剖析现状,把握新时期中职生思想行为典型特征
新时期中职学生是特殊青少年群体,其思想行为表现出诸多鲜明特点,认知结构呈现多元开放性与局限性并存状态,受网络信息爆炸影响他们获取知识渠道丰富多样,视野较前代明显开阔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然而缺乏系统学习与深度思考习惯,知识结构碎片化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足,价值判断标准模糊易受网络不良信息诱导。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但社会责任感相对淡薄,表现为自主意识、个性意识、权利意识明显提升,渴望获得尊重与理解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但集体观念薄弱公共意识不强,遇事易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缺乏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精神。学习动机功利化倾向突出职业规划意识模糊,部分学生入学动机不纯学习目标不明确,技能学习兴趣不浓职业认同感较低,对未来职业发展缺乏清晰规划与持久追求,心理状态易受外界环境波动抗压能力不足。
中职生思想行为特点与其成长环境密切相关,从家庭因素看当代中职生多为独生子女或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家长过度保护或放任不管,导致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不足。从学校因素看现行中职教育存在重技能培养轻思想引导现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活动设计缺乏吸引力,师资力量配备不足教师引导能力有待提升,从社会因素看社会对中职教育认可度不高,就业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加之网络环境复杂多变各种思潮交织碰撞,对中职生价值观塑造带来挑战。心理发展规律也是影响因素,中职生正处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弱,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形成新时期中职生思想行为独特面貌。
二、创新方法,构建中职生思想教育有效引导机制
构建中职生思想教育有效引导机制,需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局限创新教育方法,强化价值引领注重情感浸润,思想教育应从中职生实际需求出发融入学生感兴趣话题,采用故事化、情景化方式传递核心价值观增强教育亲和力感染力。实施分层分类教育,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制定差异化教育方案,一年级重视适应教育与学习方法指导,二年级着力专业思想培养与职业素养提升,三年级聚焦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做到精准施策。优化教育载体拓展思想教育渠道,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阵地创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形式传播主流价值观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完善评价机制,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反思促进自我成长,增强教育实效性。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有效引导机制关键环节,应重视专职德育教师培养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强化双师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发挥专业教师育人作用,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聘请企业技术骨干、行业精英担任兼职德育导师,通过现身说法、技能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职业理想。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增强因材施教本领,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将思想教育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设立德育工作奖励项目,激发教师育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优化环境,完善中职生行为养成实践平台
优化环境完善实践平台是促进中职生行为养成重要途径,创设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如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才华、增强自信、培养团队精神。构建层次分明实践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校内生活实践、校外社会实践三个层面,课堂教学实践重在知行合一将思想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校内生活实践聚焦自我管理,通过学生会、社团组织等平台锻炼学生组织能力与责任意识,校外社会实践着眼开阔视野,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等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搭建职业体验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实习基地让学生提前感受职场环境,了解岗位要求增强职业认同感,明确发展方向,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加强网络思想阵地建设,开发网络德育课程设计网络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理性表达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
深化产教融合是完善行为养成实践平台重要内容,应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共建实训基地、技能工作室等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工作情境,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讲授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内容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要求。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让学生在师傅带徒过程中不仅学习专业技能,更重要接受工匠精神熏陶养成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品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科学认识自我,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增强学习主动性,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加强法治教育与安全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结论:新时期中职生思想行为特点是教育引导工作开展基础,探究通过剖析中职生思想行为现状,发现其呈现认知多元但价值取向模糊、自主意识强但责任担当不足、信息获取便捷但辨别能力有限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构建思想教育有效引导机制,完善行为养成实践平台两大策略。前者强调创新教育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后者注重优化育人环境深化产教融合。未来中职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思想引领实效性,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蒙 . 新时期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的探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社会科学 , 2022(2):3.
[2] 李中奎 . 新时代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 2021.
[3] 段青. 新时代中职生思想状况与行为特点研究 [C]// 面向 21 世纪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高峰论坛(2019).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