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现状探究

作者

储文龙

当涂县青莲小学  243000

引言:数学是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小学阶段数学教育不仅需传授基础知识技能,更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应重视文化价值引导,增强民族自信培养创新精神。然而现实教学实践中数学文化渗透仍面临诸多挑战,文章聚焦小学数学教育实践,通过调查分析当前数学文化渗透现状,深入探讨内容选择标准与教学设计策略,提出创新方法与实践路径,希望能够为构建富有文化底蕴数学课堂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现状调查,实施困境分析

教师对数学文化理解较为片面,仅有少数教师能清晰阐述数学文化内涵,多数停留于简单认知层面,课堂中数学文化元素渗透频率不高,部分课堂很少或从未涉及数学史、数学家故事等文化内容。现有教材中数学文化资源利用率低,许多教师未能充分挖掘教材蕴含文化价值,数学文化渗透方式单一,主要局限于课前导入环节,缺乏系统性融入全程教学环节。

实施困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数学文化认识不足,未能充分理解其教育价值,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数学文化资料缺乏,现有资源难以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缺乏有效整合数学文化与教学内容能力难以实现自然融入,现行评价体系未将数学文化素养纳入考核范围,导致教师重视程度不足。课时安排紧张也成为制约因素,不少教师表示在完成教学任务情况下难以挤出时间进行文化渗透。这些困境相互交织,形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现状,正视这些问题与困境,有助于教师更加清晰认识改革方向为后续探索数学文化渗透策略奠定基础。针对认知困境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文化素养针对资源困境应构建适合小学生数学文化资源库,针对能力困境需探索有效教学模式,针对评价困境则应完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内容选择,教学设计策略

数学文化内容选择应遵循适宜性、联系性、趣味性与价值性等原则,确保所选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教学知识点紧密结合,富有趣味性且体现数学育人价值。适合渗透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史、数学家故事、数学文化背景及民族数学智慧等方面。教学设计可从情境创设、问题设计、活动组织及资源整合四个维度进行策略规划,构建文化导入—知识建构—文化拓展—应用反思框架。此框架确保数学文化不是简单附加,而是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学习与文化熏陶有机统一。教师应当通过数学史故事或民族数学智慧激发兴趣,结合文化背景引导概念形成,深入挖掘知识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价值,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从而实现知识与文化融合发展目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在文化导入环节介绍我国古代算筹计算历史,展示古人如何用算筹表示数字及进行运算,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计算文化。知识建构环节教师应当通过展示古代珠算图片,讲解珠算运算顺序规则,引导学生发现混合运算需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原则,建立历史联系。文化拓展环节可引入九章算术中关于混合运算例题,如今有米五斗,欲令众甲,甲三人,人三升,乙五人,人二升。问甲、乙各得几何?让学生体验我国古代数学智慧。应用反思环节教师应当组织小小算盘家活动,让学生尝试使用实物算盘进行简单混合运算,感受传统计算工具魅力并引导反思现代计算与古代计算异同,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学会混合运算知识,更了解中华数学文化传统,实现知识学习与文化传承双重目标。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方法创新,实践路径策略

创新数学文化渗透方法需从故事化教学、探究式教学、游戏化教学及项目式学习等多角度着手,将抽象数学概念融入生动故事,基于数学史设计探究活动,融合数学文化元素设计游戏,围绕数学文化主题开展探究项目。实践路径应从课程、课堂、课外与评价四个层面构建系统策略:构建螺旋上升数学文化课程体系确保各年级有机衔接,优化教学结构将文化元素融入课堂各环节,开展数学文化主题活动拓展学习空间,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将数学文化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现代技术手段如数学文化微课、增强现实技术、数学文化主题游戏等也为渗透提供新途径。实践过程中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专题培训、教研活动、校本研修等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合力推进文化渗透工作深入开展。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教学为例,教师应当采用故事化探究法创新文化渗透。通过度量衡演变史导入,讲述我国古代计量单位如斤两发展历史,展示传统称重工具,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智慧。设计时空穿越探究活动,假设清朝小朋友来到现代,他用一斤二两表达物体重量,现代小朋友如何用克与千克与他交流?通过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古今计量单位换算关系,理解标准计量单位重要性。游戏环节设计神秘宝盒活动,准备若干装有不同重量物品宝盒,每个宝盒上标有古代计量单位,学生需根据换算关系猜测现代重量并验证。拓展环节开展家乡传统计量单位调查小项目,鼓励学生访问长辈,收集整理本地区传统计量单位及相关民间故事,制作家乡计量文化地图。通过这一教学设计学生不仅掌握克与千克知识,更深入了解中华计量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认同感,实现数学学习与文化传承有机统一。

结论: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现状调查与分析,文章揭示了当前实践中存在认知不足、资源缺乏、方法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内容选择标准、教学设计策略、方法创新路径等系统解决方案。将数学文化有机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深化概念理解培养数学思维,促进情感态度发展。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数学文化与学科融合机制,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数学文化资源,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更加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蓉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路径研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5,(13):141-143.

[2] 柯进 .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策略 [J]. 湖北教育 ( 教育教学 ),2025,(04):88-89.

[3] 张梅 .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 [J]. 数学之友 ,2025,(0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