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王欢
惠州市尚书实验学校 516000
引言:随着教育理念更新与课程改革深入,跨学科教学模式日益受到重视。小学英语是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融合发展成为教学改革方向。跨学科教学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促进知识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然而实践中跨学科英语教学仍存诸多困境。通过聚焦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现状,探讨实施路径与创新举措,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一、透视小学英语教学跨学科融合的现实困境
课程资源配置不均衡阻碍跨学科教学开展,大部分学校仍沿用传统教材体系,缺乏适合跨学科教学资源,教师需额外花费时间精力搜集整合相关内容,增加工作负担。教师跨学科专业素养不足影响教学质量,多数英语教师仅接受过单一学科训练,对其他学科知识理解有限,难以有效整合学科内容,导致跨学科教学流于形式。评价机制不完善阻碍跨学科教学推进,现行考核体系仍侧重语言知识点掌握情况,忽视学生跨学科能力培养,使教师教学动力不足。
跨学科协作机制缺失导致教学效果打折,学科间缺乏有效沟通渠道,教师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课时安排紧张制约教学深度,跨学科教学需要充分时间探究问题,而现实中英语课时有限,难以开展深入活动。学生学习习惯固化影响学习效果,长期分科学习使学生形成单一思维模式,面对跨学科内容往往感到困惑,适应能力不足。
二、构建小学英语教学跨学科融合的实施路径
学校层面应重新审视现有课程结构,打破学科壁垒,建立主题式课程单元,将英语学习融入数学、科学、艺术等情境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组织跨学科教研活动,促进不同学科教师知识互通,提升课程设计水平。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习得语言知识;引入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构建学科间联系。资源配置方面,学校应投入建设跨学科教学资源库,合理调整课时安排,为教学创造空间。改革评价机制,将跨学科应用能力纳入考核体系,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建立常态化反馈机制,及时调整优化教学策略,确保实施效果。
以人教版 PEP 六年级下册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为例,教师设计身体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单元。课前与体育、数学学科教师协作,共同规划教学目标与内容。课堂上先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身高体重,学习比较级表达;然后结合数学知识,教学英语表达测量单位转换,学生分组测量记录全班同学身高数据,制作英文数据表格与柱状图;接着融入体育学科内容,探讨不同运动项目对身体发育影响,学习相关英语词汇;最终开展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项目,让学生设计英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后用英语进行简单分析报告。评价环节采用多元方式,包括语言表达准确度、数据处理能力、合作交流表现等维度。
再以人教版 PEP 六年级上册 Unit 3 My weekend plan 为例,教师精心设计周末休闲生活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课前与科学、美术、音乐学科教师共同协商,围绕健康休闲核心概念确立多维教学目标;课堂伊始引导学生复习 be going to结构学习表达周末计划;随后融入科学学科知识,探讨各类休闲活动对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用英语描述不同活动所需能量消耗与健康益处;接着结合美术元素,让学生绘制理想周末行程图并用英文标注时间安排和活动内容;进而整合音乐学科,介绍世界各国传统休闲活动相关歌曲,学生跟随旋律学唱英文歌谣。创新环节在于设计绿色周末环保主题任务,学生小组协作规划一次低碳环保周末活动,查阅资料计算各项活动碳排放量制作英文宣传海报,向全班展示环保周末方案。评价方面采取全程性记录,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科学认知等多方面表现。
三、深化小学英语教学跨学科融合的创新举措
学校打造学科融合实践空间,如建立英语主题角落或功能区域,配备相应学习资源;利用校园环境创设英语应用情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学科融合魅力。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发融合多学科内容英语学习软件,通过游戏化任务设计引导探索;建立线上资源库,收集整理跨学科教学案例与视频课程。活动设计方面,开展英语文化周等大型活动,设计融合历史、地理、艺术等内容任务;与其他学校开展合作项目,共同研发跨学科课程。思维培养上,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联结图,梳理不同学科间联系;教学思维工具使用方法,帮助整合碎片化信息。建立社会资源协同机制,与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合作开发英语导览项目;邀请各行业专家进校园,用英语分享专业经验,拓宽学生视野。
以人教版 PEP 六年级下册 Unit 3 Where did you go? 为例,教师设计探索世界跨学科主题教学。先创设校园环球旅行角,展示世界各国地标模型与文化介绍卡片,墙面设计互动地图,学生可以贴上自制旅行计划卡片。课堂上结合地理学科知识,介绍世界主要国家位置、气候特点与著名景点,学生学习过去时态表达旅行经历;融入历史元素,探讨著名景点历史背景,通过英文简史介绍拓展词汇量;结合美术学科,学生绘制世界名胜英文明信片,并用过去时态写作简短游记。创新点是设计虚拟旅行家数字项目,学生小组协作,利用平板电脑查阅资料,规划一次跨国旅行路线,计算时间、距离和预算,制作英文电子导览手册,最终通过视频形式分享旅行体验;评价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方式,关注语言准确性、地理知识应用、历史文化理解和创意表达等多维表现。
再以人教版 PEP 六年级上册 Unit 6 How do you feel? 为例,教师构建情绪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先营造情绪识别空间,教室墙面布置各种表情符号和对应英文词汇,走廊设置情绪互动墙,学生可以贴上写有心情句子便签;课堂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各类情绪词汇并学习表达感受;融入生物学知识探究情绪和身体反应关联,通过图解说明心跳加速、肾上腺素分泌等生理现象;整合音乐元素分析不同旋律如何引发情绪变化,学生聆听片段后用英语描述感受;结合数学思维让学生记录一周情绪变化,绘制英文情绪曲线图并分析变化规律。活动延伸环节创设情绪管理工具箱项目,学生小组协作研发应对不同负面情绪方法,制作双语情绪调节卡片包含呼吸法、肌肉放松等技巧,最终汇编成班级情绪管理手册;评价机制采用全方位视角,关注语言准确性、情绪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策略和创新思维表现。
结论:小学英语教学跨学科融合是教育改革重要趋势,面对现实困境,需从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科学实施路径。通过打造融合实践空间、构建数字学习平台、开展主题教学活动等创新举措深化改革进程。跨学科英语教学应立足学生发展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跨界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应不断探索实践,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褚赛娇 . 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模式探索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4,(21):97-99.
[2] 闫 佳 佳 . 小 学 英 语 课 堂 跨 学 科 教 学 的 实 施 路 径 [J]. 校 园 英语 ,2024,(46):177-179.
[3] 朱怡然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跨学科渗透 [J]. 校园英语 ,2024,(44):1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