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胡楠

重庆市璧山区御湖小学校 402760

引言: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创新教学方式逐渐进入课堂。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重要途径,面临阅读时间受限、阅读深度不够等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线上线下优势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带来新机遇,文章从资源构建、教学活动组织、阅读评价三个维度,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实施策略与应用价值,为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变革提供参考。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整本书阅读,多元化学习资源构建阅读平台

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先需解决学习资源问题,传统阅读教学往往局限于纸质书籍与教师讲解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阅读需求,基于混合式教学理念教师应当构建包含纸质材料、电子资源等多种形式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阅读材料。这些资源不仅包括原著文本还包括与原著相关背景知识、作家介绍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全方位理解文本,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考虑教材特点、学生认知水平等因素,精心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材料。资源呈现方式也应注重多样化如电子绘本、有声读物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需求。

多元化学习资源平台建设需要技术支持与管理维护,教师应当利用班级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工具建立便于学生访问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更新。平台设计应考虑易用性,分类清晰导航简便,让小学生能够轻松找到所需资源,还应具备互动功能支持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创造阅读社区氛围,例如设置读书笔记分享区、问题讨论区等功能模块促进学生阅读交流。资源平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持续完善过程,教师需根据教学实践反馈不断更新调整资源内容与呈现方式,确保资源适合学生学习需求。

二、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统筹,师生互动交流深化阅读体验

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应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应当突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创造灵活多样阅读情境。线上教学活动主要涵盖阅读任务布置、网络讨论等环节让学生突破课堂围墙束缚,实现随时随地学习,教师应当通过网络平台设计预习任务引导带着问题阅读,组织线上讨论分享阅读体验,设计阅读挑战激发学习动力。线下教学则侧重深度指导、文本解析等环节,通过面对面互动促进文本深层理解,两种教学方式相辅相成形成互补,统筹过程中关键在于无缝衔接与相互促进,需明确各自任务避免简单复制。基础知识获取、初步问题讨论应当安排线上,深度解析、综合应用、合作探究则放在线下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师生互动应贯穿始终,线上通过留言评论、远程答疑促进交流,线下则以小组讨论、集体分享为主。

以《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教师精心设计混合式教学活动,线上阶段教师通过班级学习平台发布导读视频介绍安徒生生平与创作背景,激发阅读兴趣,设计《卖火柴小女孩》《皇帝新装》《丑小鸭》等篇目预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建立童话漫谈讨论区鼓励分享初步感悟。学生可以利用电脑观看童话改编动画片比较文本与影像差异,查阅丹麦风俗文化资料理解童话背景,通过电子便签标注疑难词句提交问题清单。线下阶段教师组织童话人物面面观主题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开展续写童话创意写作让学生为喜爱故事创作新结局,策划童话剧场活动,各小组选择心仪篇目改编表演展现理解与创造力。某班老师还创新设计童话百宝箱项目,学生制作与童话相关手工艺品如《海的女儿》主题贝壳画、《拇指姑娘》微型场景盒等,并在作品展示会上讲述创作灵感与阅读收获。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数字技术辅助阅读评价,个性化反馈促进阅读能力

传统阅读评价多侧重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阅读量与知识掌握情况难以全面反映阅读过程与能力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数字技术辅助阅读评价为解决此问题提供新思路。教师应当利用在线测评工具、学习分析系统等技术手段收集学生阅读行为数据,包括阅读时间、阅读速度等多维信息全方位记录阅读历程,通过数据分析教师能够了解每位学生阅读特点与困惑,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数字技术支持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估,同伴间可以互相点评,家长也能加入评价环节形成多维度评价体系,个性化反馈是数字技术辅助评价重要特点,基于分析结果教师能够为每位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与建议,帮助认识自身优势与不足。对阅读速度较慢学生推荐训练方法,对理解能力欠缺学生提供策略指导,对阅读兴趣浓厚学生推荐拓展材料,这种个性化反馈打破一刀切评价模式尊重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阅读计划。

以《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某教师设计了一套数字化阅读评价系统,实现个性化指导,该教师为班级建立电子阅读档案库,每位学生拥有专属账号记录阅读进度。学生阅读《农夫与蛇》《龟兔赛跑》《狐狸与葡萄》等寓言故事后,通过班级平板电脑完成寓言故事理解卡测评,系统自动分析学生对故事情节把握、寓意理解、道理应用三个维度表现。该教师基于测评结果为学生划分情节理解组、寓意探究组、应用思考组,分层设计后续阅读任务,同时创新开发寓言智慧树互动程序,学生每读完一篇寓言并通过理解测试,便能在自己智慧树上挂一枚智慧果,果实颜色代表不同阅读能力,红色表示识记能力,黄色表示理解能力,绿色表示应用能力,蓝色表示创造能力。为培养反思习惯该教师还设计寓言反思日记电子模板,引导学生记录阅读感悟与困惑,教师每

周查看并给予针对性评语。

结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应用中展现出独特优势,通过构建多元化学习资源平台,突破了传统教学资源局限拓展了学生阅读视野,通过统筹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打破了时空限制创造了丰富阅读体验,通过数字技术辅助阅读评价,实现了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这种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与学生认知特点,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路径。未来应进一步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适用性与实施策略,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动语文教育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田文 . 基于 ADDIE 模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混合式教学研究 [D].河北师范大学 ,2020.

[2] 陈继. 混合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 名师在线( 中英文 ), 2023(26):2-4.

[3] 宋亚玲 . 小学语文整本书混合式阅读教学思考与实践 [J]. 小学阅读指南 :导学版 , 2023(10):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