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陈福艳
曾都区万店小学 湖北省随州市 441302
引言:在小学数学的奇妙天地里,孩子们就像一群充满好奇的小探险家,面对各种数字和图形,满心期待着解开其中的奥秘。而数学模型思想,就像是他们手中的魔法地图,能为他们指引方向,让他们在数学的海洋中畅快遨游。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时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孩子们在机械的记忆和计算中,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热爱。数学模型思想的引入,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真正爱上数学,主动去探索数学的未知领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一、简化复杂知识,助力学生理解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复杂,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而数学模型思想就像是一位神奇的翻译官,能将这些复杂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模型,帮助学生轻松掌握。以“行程问题”为例,这是小学数学中一个比较复杂的知识点,涉及到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说,仅仅通过文字描述,很难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入线段图这一数学模型。比如,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相距 500 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走 60 米,小红每分钟走 40 米,问几分钟后两人相遇?我们可以用一条线段表示两地的距离 500 米,然后在线段上分别标出小明和小红的起始位置,再用不同颜色的箭头表示他们行走的方向和速度。通过这样的线段图模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两人的运动过程,清晰地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进而轻松地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再如“植树问题”,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利用“点数”和“段数”的关系来建立数学模型。当两端都栽树时,点数比段数多 1 ;当一端栽树时,点数和段数相等;当两端都不栽树时,点数比段数少 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植树例子,如在学校走廊两侧种树,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思考,建立这样的数学模型,学生就能快速掌握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不再觉得复杂难懂。
二、激发探索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模型思想就像一颗充满魔力的种子,一旦在学生的心中种下,就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比如自行车的车架、照相机的三脚架等。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通过拉一拉、比一比,亲身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三角形的特性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去思考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接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能够稳定放置物品的架子,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不同的三角形组合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数学模型,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又如在“图形的拼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七巧板就像是一个充满创意的魔法盒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拼出各种有趣的图案,如动物、人物、建筑等。在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这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图形的拼组方式,学生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和关系,感受到数学的无限魅力。
三、强化知识联系,构建完整体系
数学知识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数学模型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小学数学中,“数与代数”和“图形与几何”这两个领域看似独立,实则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强化它们之间的联系。比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用小正方形去摆长方形,通过数小正方形的个数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长、宽与小正方形的行数、列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Σ=Σ 长 × 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还将“数”(小正方形的个数)与“形”(长方形的长和宽)联系了起来。再如,在学习了分数乘法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模型来解决分数乘法应用题。比如,小明有30 元钱,他买文具用去了 2/5,问用去了多少钱?我们可以用一条线段表示小明原有的 30 元钱,然后将线段平均分成 5 份,取其中的 2 份,就表示用去的钱数。通过这样的线段图模型,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将分数乘法的计算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了“数与代数”和“图形与几何”之间的联系,构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提升应用能力,实现学以致用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模型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中的购物、储蓄等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比如,商场进行促销活动,一件衣服原价 200 元,现在打八折出售,问现在的售价是多少?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将原价看作单位“1”,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 80% 出售,那么现在的售价就是原价乘以 80% ,即 200×80%=160 元。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图表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兴趣爱好等进行调查统计,并制作成统计图表。
然后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比如,通过分析身高数据,可以了解班级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为学校定制校服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兴趣爱好数据,可以了解同学们的喜好,为班级开展活动提供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还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
结语: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像一位贴心的伙伴,始终陪伴着学生们在数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它以独特的方式,简化了复杂的知识,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数学;它激发了学生们对数学的探索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让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强化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们对数学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它提升了学生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张华 . 数学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小学教学参考 ,2022(11): 34 - 36.
[2] 李明. 基于数学模型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4): 78 -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