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英语“ 教—学—评” 一体化课堂构建路径探索

作者

何欢

石棉县回隆镇第一小学 四川省 625400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学、学习和评价看成是完全分离的环节,导致这三者之间缺乏互动,进而影响了教学效能的发挥。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单向度的灌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被动的接受,而评价也往往是滞后的,大多是以终结性的测试为主,无法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指导。面对新时代对小学英语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怎样才能找到一条能够将教学、学习、评价这三个环节融合起来的课堂建构之路,使这三个环节互相渗透、共同发展,这是我们改进教学、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

一、课堂教学实践的整体性审视

小学英语课堂是个复杂系统,它围绕着语言知识的传递和学生语言能力的养成展开,以前教学主要看重词汇和句型的机械记忆,学习被简化成重复和模仿,评价简单地等同于对知识点的考查,这种碎片化处理让学生成为难以把所学语言知识变成能用的交际工具,也未有效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要创建“教—学—评”一体化课堂,就需对这个系统做全面的重新审视。教不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双向的互动和引导,学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而是主动的探索和建构,评不再是最终的判断结果,而是全程的过程性反馈,三者相关联,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教学运作的安排应是为达成学习的目的,评估对教学和学习给予持续的信息供给,通过不断的修正教学方式,调整学生学习的方向,使得语言习得能够不断深入[1]。

二、教学活动与学习过程的深度融合

(一)创设情境驱动的学习路径

教学与学习的融合首先是在创设情境方面,让学生处于真实的语言环境当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使用知识。例如“外研版新标准三起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1⟨Animalfriends⟩⟩ ,课堂教学可以以动物朋友为主题,模拟不同的动物状况,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猫、狗、鸟等图片,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教学不应该只是展示“cat”或者“dog”这两个词,而是要把它们放在“What’s this?”和“It’s a cat”这样的语境中,学生亲身体验并感知,把语言和情境建立直接联系,语言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记忆,而是来自真实体验的交际活动,在情境里,学生自然地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教学环节与学习过程水到渠成。

(二)任务导向的互动式设计

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把教学活动设计成一个个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在“外研版新标准三起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3《Yummy food》的教学中可以设计成一个“小小美食家”的任务。教学内容是问句和答语“Do you like…?”以及“Ilike…”和食物词汇。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用学过的语言制作一份简单的菜单。小组成员之间协商、分工,用学过的句型表达自己对不同食物的喜好。比如小组做一个“我的最爱”菜单,上面写着“I like apples”和“I like bread”,这样的任务需要学生把学到的东西综合在一起,在小组里练习语言,而不是像机器一样重复老师说的话,教学生不是教给学生一些单词,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把语言变成自己的,让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一个主动的构建和创造的过程 [2]。

三、评价体系的常态化融入与精准反馈

(一)课堂观察与过程数据采集

评价是一体化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进行一次终结性的笔试即可,而是应该贯穿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细致的观察与数据的收集,在“外研版新标准三起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2《Know your body》的教学中,当学生使用“This ismy…”来介绍自己的身体部位时,教师一直在观察,并且记录了学生所使用的语言,可以看到有 12 个学生能够很流畅的使用完整句子,还有6 个学生在发音或者句法上存在问题。这样即时性的收集数据,就能给老师提供准确的教学信息,让老师的教学可以有的放矢。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况,在下一步的教学中,针对性地做一些重复练习的小游戏,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加强他们的记忆和发音,这样老师的教学方向也一直跟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走[3]。

(二)多主体参与的即时反馈机制研究

另一个要点就是创建多角度的即时回馈体系,让学生可以马上得到学习成果的消息,回馈主体并不仅限于老师,学生同伴和学生自身也可加入其中,在“外研版新标准三起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4《What’syour hobby?》里,学生如果用“My hobby is…”或者“I like reading”来表达自己的爱好,老师就可以引导其他学生通过点头,竖大拇指或者简单说声好等办法执行同伴回馈。教师在学生说完之后马上给予精准的评价,可能是纠正某个学生的某个发音,也可能是赞扬学生完整的运用了句式,这种即时反馈能够清楚的告诉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是什么,并且马上进行改正,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自己表达的是否清楚,是否准确,从多个角度给出反馈,使评价成为一个互动、持续、建设性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结语

小学英语“教 - 学 - 评”一体化课堂的创建并非死板的形式,而是一个需持续改良的动态过程,重点是把教学,学习,评价当作彼此依靠,彼此推动的整体看待,设计教学活动时,务必顾及学生的学情与认知水平,采用情境化,任务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性,学习的过程在老师的引领下,经由互动与操作,慢慢把语言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评价成了衔接教学与学习的桥梁,给予源源不断的讯息流,促使老师随时调整教学策略,而且给学生赋予清晰的发展方向,有了路径就须要不停在现实中检验并改良,教师依照学生的反应以及课堂成效,灵活改变教学内容,办法和评价手段,让这个循环得以良性运转,从而达成改良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董志平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路径研究 [J].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2025,11(23):46-48.

[2] 马晓芳. 小学英语“教- 学- 评”一体化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 ( 中英文 ),2025,11(20):33-35.

[3] 汤林霞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课堂构建策略[J]. 英语教师 ,2025,25(14):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