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分析
何春春
重庆市南岸区中海学校 400000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正逐渐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尤其注重思维品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读写结合作为重要路径,可以在主题意义的引领下,实现语言知识、思维训练与文化理解的有机融合,不仅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还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对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概述
在重庆新中考英语命题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日益凸显其价值,教师以单元主题为核心,内容涵盖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培养,提供了丰富的阅读素材,读写结合强调在阅读中获取信息、理解文本结构与语言特点,并通过写作实现内化与迁移,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规律,更能提高其逻辑思维 [1]。重庆新中考突出“阅读—表达—应用”的考查链条,阅读理解题与书面表达紧密衔接,要求学生准确获取信息并合理输出,因此在课堂中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不仅契合教材编排逻辑,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助力他们在新中考中脱颖而出。
二、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主题引领,突出整体建构
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教材单元主题为中心,遵循“以读促写、以写深化”的思路,引导学生在语篇理解中把握主题主旨,形成整体认知,阅读不仅是词汇和句法的堆积,更是对文本所承载的价值观、文化内涵以及思维逻辑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文章主旨,提炼关键信息,并通过任务型活动促使学生进行迁移,这既能让学生形成清晰的主题意识,又能通过读写结合,培养他们的整体思维能力,通过持续的主题引领,学生学会分析,在写作中学会表达,从而实现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双重提升,这也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2]。
(二)注重读写结合,强化实践迁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读与写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写作为阅读加深理解知识提供契机,在主题意义引领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阅读中习得的语言知识、表达方式以及逻辑结构,迁移运用于写作实践,例如在阅读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时,学生可以借助其中的论点、连接词或表达句式,在写作任务中进行仿写,这不仅提高了写作的针对性,也避免了写作的空泛,更重要的是,它符合重庆新中考对“综合语言运用”的要求,既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考查其语言输出能力。
三、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主题主线
主题不仅是教材编排的核心线索,也是学生构建意义、整合知识的重要支撑,传统教学往往将阅读与写作割裂,注重语言点的单一训练,忽视了学生在主题层面的整体认知,而通过明确主题主线,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始终围绕同一核心议题展开学习,例如在阅读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关系、事件发展以及情感态度,理解文章的深层价值;在写作环节,学生便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观点拓展,保持主题一致性,这种由“主题—阅读—写作”构建的链条,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整体性,还能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偏题、空泛的问题 [3]。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学会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核心素养。以《Animal Friends》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主题主线,即通过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友谊、责任与保护;在阅读环节,学生接触到如人与宠物之间的感情故事、对待流浪动物的态度等语篇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出主题价值:人与动物应该相互陪伴、相互关爱,这一主题主线为后续写作任务奠定了明确方向。在写作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写一篇关于你与动物的故事”或“谈谈你对保护动物的看法”等任务,引导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词汇、表达方式以及观点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深化语篇理解
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深化语篇理解是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关键环节,语篇不仅承载语言知识,更传递文化内涵,如果仅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学生的学习会碎片化,难以真正形成思维深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超越对词汇的表层掌握,关注文本的篇章结构、逻辑关系、情感态度,通过分析语篇的开头、发展与结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能够逐渐学会把握文本的整体意义,同时在读写结合过程中,深化语篇理解不仅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还能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帮助学生形成语言知识与思维品质的双重积累,这种能力的培养与重庆新中考中注重“语篇解读与表达能力”的要求高度契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Here and Now》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强调珍惜眼前、热爱生活,在阅读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语篇结构,例如识别文章的叙述顺序、核心观点以及作者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珍惜“现在”?文章中哪些细节体现了“当下”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内容,更能深入挖掘主题背后的价值意蕴,在写作环节,教师可以布置“描述你一天中最难忘的时刻”或“谈谈如何珍惜现在的生活”之类的任务,此时学生能够借鉴阅读中的表达方式,将语篇理解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形成与主题一致的表达。
四、结语
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明确主题主线”“深化语篇理解”等策略,读与写能够实现有机衔接,使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在写作中迁移,从而完成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良性循环,这既契合教材单元主题的整体设计,也符合重庆新中考对“阅读—表达—应用”的考查导向,通过持续的实践探索,读写结合将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提升学习兴趣,并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戴平平 .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 [J]. 求知导刊 , 2025(10).
[2] 朱辰凤 . 探究主题意义 , 开展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研究[J]. 新读写 , 2023(S1):48-49.
[3] 王宜可 .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J]. 江苏教育 , 2023(7):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