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导向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作者

刘静

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 21440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标对体育学科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要求,强调体育教学需超越单一技能训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长效培育。就目前而言,体育教学领域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仍面临目标定位模糊、内容组织无序、情境设计单一等问题,影响其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基于此,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助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统筹教学维度,构建协同发展框架

体育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协同统一,避免教学环节的孤立与脱节。新课标下的体育核心素养涵盖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维度,三者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体育学科育人的完整目标体系。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需打破传统“以技能为唯一目标”的局限,将三个维度的素养目标融入单元教学的整体规划,通过明确单元总目标与分课时子目标的层级关系,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为素养培育提供支撑,形成“目标—内容—方法”的闭环设计。

例如,在田径项目中的“短跑”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首先明确单元总目标为:提升学生短跑速度与起跑反应能力,培养科学热身与放松的健康习惯,增强学生勇于挑战、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在分课时设计中,第一课时以“起跑技术”为核心,子目标设定为“学生能够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基本动作,理解热身对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在练习中做到听从指令、不抢跑”;第三课时以“途中跑技术”为核心,子目标设定为“学生能够改进摆臂与步频配合的动作,形成‘运动后及时放松的意识,在小组竞赛中做到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第六课时以“短跑综合练习与测试”为核心,子目标设定为“学生能够完成完整的短跑动作并提升速度,总结个人运动习惯的优势与不足,在测试中展现公平竞争、超越自我的品质”。整个单元教学中,教师通过每课时子目标与总目标的呼应,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培育贯穿始终,避免某一维度素养的缺失,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协同发展。

二、重构内容体系,打造递进式学习路径

体育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需打破传统教材中知识点与技能点的零散分布,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运动技能形成逻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与整合,形成“基础—提升—应用”的递进式学习路径。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内容不仅包括运动技能知识,还涵盖健康知识、安全知识、规则知识等多元内容,在大单元设计中,需将这些内容与技能教学有机结合,避免知识与技能的割裂,让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形成系统的体育认知。

例如,在“羽毛球”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将单元内容重构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认知与技能入门”,内容包括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规则、握拍方法、发球与接发球的基本动作、运动前热身的方法,通过讲解与模仿练习,让学生建立羽毛球运动的基本认知,掌握简单技能;第二阶段为“技能提升与知识深化”,内容包括正手击球、反手击球的动作改进,羽毛球运动中的呼吸调节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知识,通过分组练习与纠错指导,提升学生技能的规范性,同时深化健康知识的理解;第三阶段为“技能应用与综合实践”,内容包括羽毛球单打与双打的基本战术(如站位、跑位),团队协作在比赛中的重要性,体育精神在竞技中的体现,通过小型比赛与战术分析,让学生将所学技能与知识应用于实践场景。整个单元内容从“入门”到“提升”再到“应用”,形成层层递进的结构,既确保了技能学习的系统性,又融入了健康知识与品德教育,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整合。

三、创设实践情境,搭建素养培育载体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情境创设需立足学生生活经验与运动需求,结合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情境,如竞赛情境、合作情境、问题解决情境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实现“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提升”。同时,情境创设需注重学科特色,通过融入运动规则、战术配合、健康需求等元素,让情境不仅成为激发兴趣的手段,更成为培育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的载体,推动素养培育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变。

例如,在“足球”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围绕单元目标创设系列情境:在基础技能学习阶段,创设“足球运球闯关”情境,设置不同难度的障碍物(如标志桶、矮栏),让学生在绕过障碍物运球的过程中提升控球能力,同时在闯关规则中强调“不碰撞他人、不违规绕路”,培育规则意识;在技能提升阶段,创设“小组足球对抗赛”情境,将学生分为4-5人小组,进行半场对抗比赛,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传球、射门技能完成进攻与防守,在比赛中引导学生关注队友位置,学会团队配合,同时提醒学生在对抗中注意保护自己与他人,形成健康运动习惯;在单元总结阶段,创设“足球文化展示”情境,让学生分组收集足球运动的历史、著名球队的团队故事、足球比赛中的体育道德案例,通过小组汇报与讨论,深化对足球运动的认知,增强体育品德素养。整个单元教学中,多样化的情境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在情境参与中同步提升运动技能、健康意识与品德修养,实现素养的全方位培育。

结语:

总之,落实新课标导向下的体育大单元教学,其价值不仅在于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教学效率,更在于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设计,让体育教学回归“育人初心”,为学生终身健康与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让体育大单元教学真正成为连接新课标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引导学生在持续、系统的体育学习中掌握运动技能,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坚韧的意志品质,实现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本刊记者 . 新课标导向下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讨会 成 功 举 办 [J]. 体 育 教 学 ,2023,43(10):88.DOI:CNKI:SUN:TYJX.0.2023-10-033.

[2] 蔡广平 . 新课标导向下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5,6(17):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