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王艺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森林希望小学校 409600

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发挥着统领作用,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小学英语教师指明了阅读教学的方向。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阅读教学任务,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一、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内涵

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即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了解英语和汉语的不同,形成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鉴赏。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中外文化,比较文化差异,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思维品质,反映学生在分析、推断、创新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在传统理念的熏陶下,很多老师觉得小学时期的英语就是简单的词汇拼读与记忆,一般只重视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只是纯粹地讲解单词的意思或者语法知识,未引导学生全面解读文章,更未考虑学生思维的塑造与拓展。

(二)阅读课时不足

现如今,小学阶段英语每周课时只有三节,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教师很难腾出大量时间,花费在阅读的讨论和思维的碰撞上。整个阅读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理想,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阅读材料单一

小学英语阅读材料大多是来自教材,其阅读来源单一。学生没有接触到更多的阅读材料,造成视野无法开阔,能力无法提升,从而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一)确定新形势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目标

想要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目标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确定好教学目标,才能保证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它必须建立在人的发展理念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合适的阅读方法,拥有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为终身学习奠定好基础。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适当渗透中外文化。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越来越普及。高科技成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课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教师应该灵活利用多媒体来丰富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讲解“Thanksgiving Day”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感恩节由来的视频,加深学生对“感恩节”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感恩节歌曲,营造过节氛围等方式,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话语表达感恩节的习俗或者感恩节的代表食物。结合小学生爱玩爱闹,好奇心强的心理,带着他们身临其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

(三)传授阅读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掌握一定的英语阅读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2]。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英语阅读时,教师无法亲自监督和指导。只有少部分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才能有较好的阅读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传授学生一些适合的阅读方法。常见的阅读方法有: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速读法、摘抄评价法等。其中,采用略读或者速读法是为了节省时间,避免学生在不太重要的环节浪费过多的精力。而精读法则是更加关注阅读材料中的重点段落或语句,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果学生能够掌握好这些阅读方法,并能灵活运用,阅读效果将会显著提高。

比如,在教授小学英语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第三模块“Where did you go?”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关于旅行的材料,供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让他们意识到:略读法和速读法可以用来阅读朋友之间相互寒暄的话语,但是在快速阅读这些话语的同时,也要明白其大意。而精读法可以用在涉及“When”、“Where”、“What”等段落中,提取出文章的关键内容。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可以采用摘抄评价法,记录好词佳句。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活动,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其阅读能力。

(四)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教学实践,指师生们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根据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学生应该适当增加阅读量,开展各类英语思维活动,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变化。鉴于此,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和学情选择一些优秀的群文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探讨。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推荐自己读过的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文章,加入群文阅读中。

例如,在讲授小学英语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第三模块“She had eggs and sausages”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们回忆以前学过的涉及到食物的文章,把这些材料整合起来,进行群文阅读,总结食物的类别。教师可多组织一些群文阅读活动,合理地设计群文阅读题目,如Travel、Food、Festival、Greeting、Animal。为了保证群文阅读顺利、有效地进行,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小组长做好日常监督与记录。

(五)精心设计阅读作业,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阅读作业。阅读后的作业设计不仅是让学生们总结文本内容,更是要让他们走出文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表达观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例如,在小学英语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第七模块“Hecan’t see.”这一课中,可以这样设置阅读作业,一星作业:图文配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复习课文中的重点单词和句子,强化所学知识。二星作业: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思维导图。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整理线索,梳理内容,同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三星作业:除了狗狗,其它动物(如猫、马、大象)有什么能力呢?小组内展开调查,用所学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此项任务,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爱护动物的意识。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水平,自由挑战一项作业。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理念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占有非常关键的地位。教师应该深入剖析核心素养的内涵,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增强文化意识、促进思维发展,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快乐着,思考着,进步着,收获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 郭珍妮 . 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J].教育界,2023,(3):87.

[3] 张佳莉.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J].新课程,202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