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 卡在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运用
李黛娜
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省清远市 511500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心理发展尚未成熟,普遍存在自我认知模糊、情绪波动大、人际敏感等问题。传统的班主任育人方式多以说教、训导为主,难以触及学生内心世界,育人效果有限。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政策的推进,班主任育人工作亟需创新方法与工具,以提升育人实效。
OH 卡(OH Cards)是一种由图像卡与文字卡组合而成的心理投射工具,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德国,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教育辅导等领域。其通过图像与文字的随机组合,激发使用者的自由联想与情感表达,具有低防御性、高参与度、灵活性强等特点。近年来,OH 卡逐渐被引入教育领域,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中展现出独特价值。本文将结合中职班主任育人实践,系统探讨 OH 卡在育人工作中的运用路径与效果,以期为班主任工作创新提供参考。
一、班主任育人工作中解决问题的现实困境
(一)沟通工具缺失,难以深入学生内心
传统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多依赖于语言交流,部分学生因心理防御或表达能力有限,难以真实表达内心想法。尤其面对敏感话题(如家庭矛盾、人际冲突、自我否定等),学生往往选择回避或敷衍,导致班主任无法准确把握其心理状态,育人工作流于表面。
(二)心理辅导手段单一,缺乏专业工具支持
中职班主任多数未接受系统心理学培训,在应对学生情绪问题、压力管理、生涯困惑等方面缺乏科学工具。尽管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学生主动求助意愿低,班主任需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心理辅导元素,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载体。
(三)班级管理效率低,活动组织缺乏吸引力
班级管理中以制度约束为主,缺乏情感纽带与集体认同感的培养。班会、团辅等活动形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难以实现育人目标。班主任需要一种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潜移默化传递价值观的活动工具。
(四)育人效果难以量化,缺乏系统反馈机制
班主任育人工作多为经验型操作,缺乏科学的评估工具与反馈机制,难以判断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也不利于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提升。
二、OH 卡概述及其育人价值
(一)OH 卡的基本构成与心理机制
OH 卡通常由 88 张图像卡和 88 张文字卡组成,图像内容涵盖生活场景、抽象符号、人物形象等,文字卡则多为具有多义性的词语。使用时,使用者随机抽取图像卡与文字卡进行组合,通过自由联想和叙述,表达内心的情感、认知或困惑。OH 卡的心理机制基于投射理论,能够绕过个体的心理防御,帮助其表达潜意识中的情感与冲突。
(二)OH 卡在育人工作中的独特价值
1. 降低心理防御,促进真实表达
OH 卡以图像为载体,绕过语言防御机制,帮助学生以非威胁性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班主任通过引导学生解读卡片,可间接了解其情绪状态、价值观念与心理需求,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
2. 提升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
OH 卡能激发学生对自我、他人、环境的思考,促进其反思行为模式与情绪反应。在团体中使用 OH 卡,还可增强学生的共情能力与人际理解,提升情绪智力。
3. 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增强集体凝聚力
通过 OH 卡开展主题班会、团队建设、冲突调解等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感与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班主任亦可借助 OH 卡进行
班风诊断与文化建设,实现管理育人。
4. 赋能班主任专业成长
OH 卡为班主任提供了结构化、可操作的育人工具,帮助其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变。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班主任可提升心理辅导能力、活动设计能力与个案干预能力。
三、OH 卡在班主任育人工作中的实践路径及效果
(一)实践路径
1. 个体沟通与心理辅导
在个别谈话中,班主任可邀请学生抽取 1~3 张 OH 卡,围绕“这张卡让你想到什么?”“它和你的现状有什么联系?”等问题展开对话。例如,面对情绪低落的学生,通过图像卡引导其表达情绪来源,进而提供支持。
2. 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
以“自我探索”“情绪管理”“职业规划”等为主题,设计 OH 卡团体活动。如“职业联想”环节,学生抽取与职业相关的图像卡,分享理想职业与实现路径,增强生涯意识。
3. 班级文化建设与冲突调解
利用 OH 卡进行班级价值观讨论,如抽取代表“团结”“尊重”的卡片,共同制定班级公约。在冲突调解中,通过卡片表达各方感受,促进理解与和解。
4. 班主任培训与教研结合
将 OH 卡使用纳入班主任培训体系,组织专题工作坊、案例研讨,提升班主任实操能力。同时,鼓励班主任在教研中分享OH 卡应用经验,形成校本实践模式。
(二)实践效果
1. 提升沟通效率与深度
学生更愿意通过卡片表达真实想法,班主任能更快触及问题核心,沟通效率显著提升。
2. 增强班级凝聚力与学生参与度
OH 卡活动形式新颖,学生参与积极性高,班级氛围更加融洽,集体认同感增强。
3. 促进学生心理成长与行为改善
通过持续使用 OH 卡,学生在自我认知、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方面有明显进步,问题行为发生率下降。
4. 推动班主任专业发展
班主任在工具使用中不断反思与优化育人策略,专业自信与能力同步提升。
OH 卡作为一种兼具心理学基础与操作便利性的工具,为中职班主任育人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其通过图像与文字的互动,打破传统育人方式的局限,帮助班主任更科学、更人性化地开展沟通、辅导与管理等工作。未来,可进一步探索 OH 卡在不同学段、不同育人场景中的适用性,推动其成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工具。
此外,OH 卡的运用也启示我们,班主任育人工作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心理需求,融合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实现育人方式的多元化与专业化。只有在理解与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以心育人”,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 四 光 .OH 卡 在 学 校 心 理 辅 导 中 的 应 用 [J]. 江 苏 教育 ,2025,(08):72-73.
[2] 余艳琴 .OH 卡技术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及思考 [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1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