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背景下幼儿园思政教育“ 三融” 实践策略研究

作者

陈晓慧

颍上县实验幼儿园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 236200

引言

数字化转型已深刻重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要“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字化深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对学前教育而言,利用信息技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带领幼儿在美妙的故事中感受在党爱党、为国爱国的爱国情怀,并在游戏等活动中充分体会到祖国强大后喜悦自豪的心情,是时代给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使命。

一、信息技术融合幼儿园思政教育的价值

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价值在于重新建构和超越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启蒙工程拥有新的时代的青春之力。信息技术突破传统绘本、故事书的静止形态,将抽象的爱国情感、晦涩的道德要求,通过可爱的动画形象、有趣的互动游戏、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VR)真切传递给幼儿,使幼儿乐于接受,把内容枯燥的思政教育变成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其次,通过大数据分析、电子成长档案记录的方式,教师能不断跟进、持续观察记录幼儿参加思政活动的行为表现和态度感受,并能从可视化的“成长画像”里看到幼儿情况的变化,客观的过程性数据能避免模糊印象式的主观评价,能够更准确把握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幼儿园思政教育“ 三融” 具体实践策略

(一)融合资源,构建立体化思政资源库

从信息技术角度融合资源,搭建立体化思政资源库,既解决了一个“用什么教”的基本问题,又有助于为思政元素融入场景、思政要素融通评价提供内容支撑、数据基础。构建立体化思政资源库要从内容、形式、主体三个方面系统融合与建设。首先,从内容方面来说,做到从单一到多元,做到主题全覆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以动画、动漫、微电影等形式进行数字化再创,使之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其次,从融合形式来说,要做到从静态到动态,多模态呈现,包含有图片、音频、视频、动画、H5 互动页面等资源的呈现方式。最后,从独建到共建,实现来源多样化,教师根据不同班次幼儿特点以及具体课程需要自己制作教学 PPT、录制微课、拍摄幼儿活动视频,作为本班或整个资源库的内容之一,同时还可以将本班幼儿作品 ( 绘画、手工作品、故事讲述等 ) 数字化后上传至资源库内,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内容,更可以让幼儿自己去创造,大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成就感。通过以上方法,幼儿园可以构建一个内容多元、形式丰富、主体共建、的立体化思政资源库,也为实行“三融”提供了保障,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幼儿园思政教育。

(二)融合场景,创设思政体验场

创设思政体验场是幼儿园思政教育“三融”实践策略的重要载体,它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约束,把单纯的道德、价值理念转变为具体可感、可动身的实践情景,将“资源”变为“体验”,实现了由浅至深的知识内化。场景即体验场,也是生成数据最直接的背景,利用其即时性、精确性等特点能捕捉到幼儿的真实表现。一个精心设计的体验场,本身就是一个数据采集器。创设思政体验场,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的物理空间、一日生活和主题活动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一个虚实共生、无处不在的育人环境。例如,“七步洗手法”教学,在盥洗室内安装红外线传感器,当幼儿的洗手时长不够时播放“七步洗手法”动画儿歌,在图书角设置智能麦克风,当幼儿发生争抢时,可触发“分享故事”的音频,进行即时、温和的引导。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全景视频技术,组织幼儿“云游”天安门广场、延安革命纪念馆等。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虚拟场景中“走一走”、“看一看”,并随时暂停讲解,进行互动问答,打破时空限制,厚植爱国情怀。利用这些场景把幼儿园方方面面都改造成了富有思政教育意味的体验场,把孩子放在了其中,变成一个自主的探索者、体验者、建构者,也更深切地体会了其中每一处的用心良苦,思政教育也因此变得鲜活、深刻而持久。

(三)融通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打破了传统评价单一、滞后、主观的特点,通过融通评价主体、方式和数据,形成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动态的、全方面的、科学的评价闭环,让资源和场景融合起来能真正的落地见效。融通评价能够准确把握幼儿思政发展的现状、优缺点,为今后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教师通过了解幼儿在资源库中点击偏好及互动数据信息判断现阶段资源供给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而更新或替换现有资源库内容,使其更符合幼儿实际发展需要。教师可以在日常活动中,用平板电脑或其他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记录下幼儿的典型行为轶事或者图片 / 视频资料,并设计相应的自评和互评小页面。通过幼儿园 APP 或微信公众号,家长可以直接将幼儿在家的表现上载到该页面中并参与讨论幼儿在园主题活动的情况,这些内容都会归集于幼儿本人的成长档案当中。AI 系统可以对幼儿在特定数字场景中的行为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生成客观的行为报告,为教师评价提供数据参考。

三、结束语

基于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命题,系统梳理与阐释了“三融”实践策略。立足于从资源融合——解决“用什么教”;场景融入——回应“如何教好”;评价融通——关注“教得怎样”,依托信息技术开展了上述三个方面的深度解析。由此可见,针对“用什么教”的资源融合提供了思政教育源头活水;针对“如何教好”的场景融入使教育潜移默化;针对“教得怎样”的评价融通做到育见成长轨迹,“三融”既有统一,又发挥协同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韵蕊 . 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黑河教育 ,2022(08):75-76.

[2] 黄毅磊 .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游戏化中的应用 . 新智慧 ,2023(0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