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

刘俊源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苟仁九年制学校

传统的初中教学注重对教师教课的内容和过程,如何编写好的教案,把课程按部就班地执行下去,应对好校内和教育部门上级领导的检查,这些处理的事物作为重要任务。没有从培养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自律学习,自主开放思维和创新,教师只把教案和书本的知识点经过一系列的整理后灌输给学生,深层次地缺乏研究意识和主观认识。

1 初中数学教学普遍模式

1.1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公式不理解而缺乏学习兴趣,老师讲课时学生不认真听讲,头脑里在想一些其它的问题,不能和老师在课堂上积极地互动,导致了老师的教学进度和效果打了折扣,不能实现预期目的。急功近利的学生会以仅仅提高考试成绩为目的,死板地背诵一些例题,考试时套用一些公式和例题,运气好的情况可能碰对,长期下去就会暴露问题,殊不知这样长久之后会约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分析力,不利于未来的发展,将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物时会死板照改,没有创新意识。反过来若学生对数学有很好的兴趣,对公式概念很轻松就能掌握,这样就能主动配合老师进行课堂互动,推理和探索新的解题思路,学习效率和成绩也能够明细地提高。

1.2 教学模式陈旧

教师的教学模式会给学生一个引路的作用,决定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理解和学习具备的积极性。而当前老师对这条路未进行合理地探索,只是按照个人的经验和意愿进行预备课,同时也没有根据学生的现有状况去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养成了在数学这种特殊性教学模式中,没有发挥其教学的有效性。虽然在当前的教学改革模式下,有些教师观念上重视教学创新,但是根深蒂固的理念趋势他还是以传授宣讲法教书,这样的灌输模式不利于了解学生具体学习情况,不能将学习效果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分析的发展。

2 初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逻辑和推理的措施

2.1 通过提问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理念

我们处理普遍问题的思路顺序是发现、研究和处理这些步骤。我们做数学问题时的道理一样,数学题目里会有很多已知条件,通过一系列公式的代用推导利用已知条件进行解题,最终求出一个答案或几个答案,教师通过学生对题目已知条件的理解困惑帮助学生导通思路得出答案,同时题目解答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该题目的解决方法是否唯一,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深刻理清一题多解的思路,还可以培养学生自我独立探索思考的习惯,以后做题就可以独立解决问题。例如一道例题,两个连续奇数的乘积是 399,求出这两个奇数。一遍从正向解题思维列出二元方程,设其中一个奇数为 x ,根据已知条件另外一个奇数为x+2 ,这样根据关系 x(x+2)=399 ,得出 x=19 ,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比如说除法,也能列出方程 x-399/x=2 ,同样得出这两个奇数 19和21。首先老师应该查阅同学的卷纸,看看有哪些同学给出一题多解,并鼓励那些单一解题思路的同学向他们学习。在以后的课堂上鼓励同学挖掘解题过程多元化的思维,仅仅解开一道题目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开发离散角度思维。

2.2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有些缺乏逻辑性和推理性思维的初中同学来说,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学科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每天困扰在做题上,学习过程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并且十分被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源动力,这能够趋势学生主动学习。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老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老师须知道哪些同学理解了哪里还一知半解。例如,在学习研究三角形的稳定性的课程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木棍和麻绳等简易道具制作实物三角图形,将其节点固定牢固,在讲台上演示这种结构最稳定。同时要演示四边形没有三角形稳定,可把拼接好的长方形沿对角拉伸成平行四边形说明其不稳定性。这样的教学方式形象而有趣味性,学生观看此演示可以很感性地热爱几何学的魅力。

2.3 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这是教人育人的最终目的,教师只能引导学生而不能代替学生。要在课堂上多引出问题,不要马上给予解答,多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必要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如,在学习解析几何时,椭圆的公式一共就是那些,看似很简单,但是一到做起复杂的习题时,学生就摸不着头脑,找不准解题方向,这时只要老师一给提示学生马上就能切入解题点,迅速列出解题过程并给出答案。但碰到另外一种题型时还有这类问题,老师成了解题的拐棍,造成这种瓶颈问题的出现主要是老师没有引导好学生独立思维的方向,让学生看到某种类型的题目时,就从几个起点出发考虑问题,这样能迅速到达解题过程,高效准确地解开题目。也为今后工作和生活独立思考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3. 结论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课程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逻辑和推理能力,多培养学生的发问性格,独立思维能力,同时营造好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数学逻辑和推理能力是逐步养成的,不能操之过急,这样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同时兼备充足的热情和责任感,相信初中老师会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周俊明.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语数外学习 ( 初中版中旬 ),2023,25(7):86.

[2] 蔡群 . 创新教学重在方法—浅谈新课改理 , 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46(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