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杨宇

23010719851105182X 154004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朝着大跨度、高复杂度方向发展,传统依赖人工图纸与经验的施工组织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BIM 技术凭借可视化、协同化优势,成为破解行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目前,部分建筑企业虽已尝试应用 BIM 技术,但存在应用深度不足、与现有管理体系脱节等问题。鉴于此,本文聚焦 BIM 技术在施工组织与管理中的应用,深入剖析其核心价值与实践路径,助力行业实现高质量转型。

一、BIM 技术在施工组织与管理中的核心应用价值

(一)全流程效率提升

处于传统模式当中,建筑工程施工各参与方往往依照各自的图纸与文档开展工作,信息孤岛情形明显,时常出现设计频繁变更、施工衔接不连贯等问题。BIM 技术可构建囊括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的三维模型,该模型可作为各参与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工作的核心平台。设计方可精准地把设计意图融入模型,施工方依靠模型可以提前发现设计里的冲突与不合理地方,监理方凭借模型能实时核查施工进度及质量。

(二)全要素风险管控

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段,面临着设计、施工、环境、人员等多范畴的风险,如设计图纸出现矛盾造成的施工风险、施工工序设置不合理产生的安全风险等,BIM 技术可对建筑工程几何、材料、进度、成本等全要素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采用构建风险分析模型,做到对施工整个过程风险的精准识别与动态把控[1]。施工企业可采用BIM 技术对施工方案开展模拟分析,提前发现设计中的碰撞问题,避免施工期间因设计漏洞引发的质量及安全风险。通过将进度计划跟BIM 模型关联在一起,可对施工进度实施实时监控,及时识别进度存在的偏差,减少进度延误的潜在风险。

二、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中的应用

(一)施工进度计划优化

传统施工进度计划多数采用二维工具进行编制,依赖人工来做工序划分与时间节点的安排,较难直观反映工序间逻辑关系与空间冲突,而且计划在调整时灵活性差。伴随工程规模增大及工序复杂度上升,传统进度计划容易碰到工序衔接的问题和关键线路模糊的现象,造成施工进度受干扰。在数字化管理趋势下,BIM 技术为进度计划优化开拓新途径,基于现有的BIM 三维模型,能把进度计划与构件信息相关联,生成4D 进度模型,直观呈现工序相关内容。依靠4D 模型,能清晰识别关键线路,预先找出工序当中的问题;施工阶段可把实际进度跟计划进度进行对比,直观显现进度偏差,便于管理人员分析根源并改动计划。

(二)施工资源配置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用到的资源有人力、材料、机械设备之类,完全依靠人工估算和经验开展工作,较易出现资源过剩或者短缺的问题,加大工程成本且影响施工效率。因行业对成本把控与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要求提高,精准且动态化的资源配置管理愈发不可或缺,BIM技术能实现资源配置的科学合理优化。以BIM 模型为基础,能够把施工各阶段相关信息提取,结合进度规划计算各阶段资源需求量,得出精准的资源需求方案[2-3]。依照不同的资源类别,能对配置与调度方案做优化,经由BIM 模型跟资源管理平台对接,实时掌控资源的使用情形,及时修正配置方案,做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三、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一)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以人工检查为主要途径,依靠质检员在现场实施操作与观察,存在检查覆盖范围有限、质量问题识别不及时等弊端。因建筑工程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复杂的工程建设中,传统质量管理模式难以契合高精度、全流程管控需求[4-5]。建设数字化质量管理体系成为潮流,BIM 技术给出了高效的处理方案,BIM 技术可把质量标准与检测要求嵌入到三维模型中,施工人员凭借模型搞清楚质量要求;在施工开展的阶段中,通过移动终端采集现场质量数据,与模型的标准数据对比,若偏差出现,系统自动发出预警,BIM 模型可对质量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形成完整追溯链条。

(二)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环境复杂,存在大量高风险环节,过去安全管理没有事前预防及动态监控的手段,安全隐患识别易出现遗漏情形,同时安全培训与实际操作存在脱钩。现阶段国家对安全生产重视度以及行业安全管理要求的提高,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对于这一领域,BIM 技术的优势格外明显。BIM 技术可把安全规范与风险源信息添加到三维模型中,组建安全管理模型,提前识别高危区域及风险工序,然后标注相关资讯,施工前采用模型进行安全模拟交底操作,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持续进行的阶段,结合有关设备采集现场安全数据并与模型进行连接,发现违规行为马上进行预警,提升应急应对能力。

(三)施工成本管理

因客观因素的制约,施工成本管理采用事后核算这一模式,成本数据收集呈现滞后,依托人工开展统计核算,鉴于工程规模扩大加上市场竞争加剧,建筑企业对成本管控的要求变得更苛刻,传统模式难以实现精细化、动态化的管控诉求。在行业把降本增效作为目标的背景下,建立基于实时数据的动态成本管理体系十分关键,BIM 技术为其实现了技术保障。BIM 技术可把成本数据与三维模型关联起来,搭建5D 成本模型,实现工程量自动计取、成本实时核算与动态督导,施工前凭借模型制定精准的成本预算,施工当中实时录入实际成本数据然后与预算对比,及时找出偏差并进行改动,同时 BIM 模型可记录成本支出明细,形成完整成本台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BIM 技术为施工组织与管理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其通过可视化、协同化特性,有效解决传统模式下的问题,在进度优化、质量管控、成本节约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显著提升工程管理整体水平。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需通过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加强人才培养,结合政策支持推动技术深化应用,助力建筑行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施工组织与管理模式全面升级,最终达成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

五、参考文献

[1] 张驰, 罗凌. 基于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进度优化研究[J]. 产业创新研究 , 2025, (16): 125-127.

[2] 陈晨, 邱虹翕, 温中立. 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 2025, (24): 43-45.

[3] 郑传烨.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 2025, 38 (04): 110-112.

[4] 薛蔚. 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实践 [J]. 上海建设科技 , 2025, (04): 41-44+48.

[5] 张兵, 刘立峰, 宋进法. 数字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J]. 四川建材 , 2025, 51 (08):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