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测不合格别慌张,这些知识要知道!
袁小英
钦州市中心血站 广西钦州 535000
很多热心市民在献血时,会在数日后收到血站的检测结果通知。如果提示“血液检测不合格”,不少人会立刻担心:是不是得了严重疾病?今后还能不能献血?这些疑问非常普遍。实际上,献血用血的检测标准很严格,即使是轻微的异常,也会提示为“不合格”,以确保用血安全。对于献血者来说,当提示血液检测不合格时,不要慌张,以下内容一定要了解!
1. 为什么要做严格的血液检测
在献血前采集献血者血液标本做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血红蛋白(Hb),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还应检测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等项目。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疾病流行情况,增加 ABO 血 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检测项目。血液采集时同时留取供血液检测标本,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血型检测、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血清学和核酸检测以及国家和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地方性、时限性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血液进入临床使用前最大限度地排除潜在风险,保障患者输血安全。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察觉不到异常,但其血液依然存在传播病原体的可能。因此,检测方法不仅要全面,还必须保持高度敏感与准确,以确保每一袋血液都能安全输注。
2. 血液检测“不合格”可能意味着什么?
献血后的血液检测项目多且严格,每一份血液都会经过初筛和复检两道程序。检测报告中出现“不合格”提示,并不等于诊断为疾病。更多是一个信号,提示血液中有某些结果需要进一步核实。具体来说,常见的几种情况包括:
血红蛋白水平偏低: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运送氧气的重要成分,其水平是献血前的必要评估指标。当数值偏低时,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受血者的安全,同时提示献血者自身储备不足。造成血红蛋白下降的常见情况包括:近期体力消耗大、饮食中缺乏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女性在经期或产后恢复期失血较多,甚至长期素食或献血间隔过短等。
感染相关指标呈阳性:如果发现某些病毒抗原或抗体呈阳性,说明机体曾与这种病原体接触过。抗原阳性通常提示体内可能存在该病毒成分,抗体阳性则表明免疫系统曾对此病毒作出反应。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早期感染阶段,也可能是既往感染后的免疫遗留反应。有些献血者近期接种过疫苗、正处于恢复期,或免疫系统活跃时,也可能出现检测信号。
(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指标异常:转氨酶水平偏高反映肝脏方面的状态,可能是生理因素或疾病因素造成的,与献血前饮酒、吃大量高脂肪食物、剧烈运动和献血前服用某些药物有关。但是如果转氨酶明显升高,很可能是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造成的,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3. 提前为献血做好准备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应熟悉献血全流程,(1)献血前:献血前一晚要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前一天及当天的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可选择馒头、稀饭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和高蛋白食物,如肥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也不要饮酒,以免影响血液检测结果。若在献血前一周内有感冒、发热、腹泻等不适,或正服用药物,应推迟献血。女性在月经期间及前后三天暂缓献血。献血当天需携带身份证等有效证件。(2)献血中:采血时保持身体放松,情绪稳定。若感到心慌、胸闷、出汗、口渴等,应立即告知现场医务人员,以便及时处理。(3)献血后,采血结束后在休息区停留 10 至 15 分钟再离开。穿刺点敷料至少保留4 小时,止血绑带约1 小时后解除。当天补充水分,避免饮酒,晚上保证充足睡眠。24 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长时间劳累。若穿刺部位出现青紫或轻微肿胀,多为皮下少量渗血,可在24 小时内冷敷,之后改为热敷,通常一周左右会自行消退。
总之,献血后的血液检测是为了确保输血安全而进行的必要环节,其结果仅用于评估血液是否符合临床使用的条件,以及献血者当次是否适宜献血。血站的检测结论并不具备临床诊断功能,不能替代医院的医疗检查,也不能作为保险受理或判定疾病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