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储气库生产井环空带压现状分析及治理技术措施研究

作者

于斌 吴亚春 陈强 王旭明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南堡作业区 河北省唐山市 063200

1 储气库生产井环空带压成因机理分析

1.1 管柱相关成因

管柱作为井筒流体传输与压力隔离的核心载体,其结构完整性失效是环空带压的主要诱因之一。在储气库注采交替工况下,管柱长期承受周期性压力波动与温度变化,易引发多重失效问题。首先,管柱材质缺陷会直接导致密封性下降,如管材冶炼过程中残留的气孔、夹杂物,或加工环节产生的微裂纹,在反复应力作用下逐渐扩展,形成流体通道。其次,螺纹连接失效是高频失效形式,储气库注采过程中,管柱螺纹处承受的轴向拉力、径向压力与周向扭矩不断变化,易造成螺纹脂老化、金属密封面磨损或变形,破坏原有的密封结构,使高压流体沿螺纹间隙窜入环空。

1.2 水泥环相关成因

水泥环是保障井筒环空长期密封的关键屏障,其性能劣化或结构损伤会直接引发环空带压。一方面,水泥环力学性能不匹配易导致开裂,储气库注采过程中井筒温度与压力剧烈变化,使水泥环承受交变的拉应力、压应力与剪切应力,若水泥石弹性模量过高、韧性不足,或与套管、地层之间的界面黏结强度较低,会在应力集中处产生微裂纹,且裂纹会随注采周期不断扩展,形成贯穿性通道。另一方面,水泥环施工质量缺陷为环空窜流提供路径,固井过程中若出现水泥浆顶替效率低、井底沉砂未清理干净、套管居中度差等问题,会导致水泥环出现窜槽、空洞、界面胶结不良等缺陷,高压流体可沿这些缺陷通道在环空内窜动,形成环空带压。

1.3 工况与介质相关成因

储气库特殊的运行工况与介质特性,会通过影响井筒完整性间接诱发环空带压。从工况角度看,注采参数波动过大是重要诱因,储气库注气时压力快速升高,采气时压力急剧下降,频繁的压力交变会使管柱与水泥环产生疲劳损伤,加速密封结构失效;同时,注气过程中气体压缩放热、采气过程中气体膨胀吸热,导致井筒温度在短时间内大幅变化,引发管柱与水泥环的热胀冷缩差异,破坏界面密封性能,为流体窜流创造条件。从介质角度看,多相介质耦合作用会加剧环空带压风险,储气库介质通常为天然气、地层水与少量杂质的混合物,其中天然气的高渗透性使其易沿微小缝隙扩散,地层水中的盐分、矿物质会在环空内结晶,堵塞原有通道的同时可能产生新的应力集中,而杂质颗粒则会磨损密封面,降低管柱与水泥环的密封能力,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环空带压问题凸显。

2 储气库生产井环空带压治理技术措施

2.1 环空带压预防技术(事前控制)

2.1.1 井筒设计优化

井筒设计需充分考虑储气库注采工况特点,提升结构抗风险能力。在管柱设计方面,应选用抗疲劳、耐腐蚀材质,优先采用镍基合金、耐腐蚀涂层钢管等材料,降低介质腐蚀与应力疲劳对管柱的影响;同时,优化管柱螺纹结构,采用金属-金属密封螺纹或特殊结构螺纹,提升螺纹连接的密封性能与抗变形能力。在井筒结构设计方面,需根据储气库地层压力、温度与介质特性,合理确定套管层数与尺寸,确保管柱与地层之间的压力匹配;此外,设计环空监测通道,在套管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与监测接口,实现对环空压力的实时监测,便于早期发现潜在风险。

2.1.2 固井工艺优化

固井工艺优化是保障水泥环密封质量的核心环节。首先,水泥浆体系优化需兼顾力学性能与稳定性,研发适用于储气库的柔性水泥浆,通过添加弹性颗粒、纤维等改性材料,降低水泥石弹性模量、提升韧性,减少温度压力变化引发的裂纹;同时,针对酸性介质环境,加入抗腐蚀剂,提高水泥环的化学稳定性。其次,固井施工工艺改进可提升水泥环胶结质量,采用旋转固井、脉冲固井等技术,提高水泥浆顶替效率,减少窜槽风险;使用套管扶正器确保套管居中,保障水泥环厚度均匀;在固井后进行声波、超声波等测井检测,评估水泥环胶结质量,对不合格区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1.3 完井与注采参数控制

完井与注采参数的科学控制,可减少工况波动对井筒完整性的影响。在完井作业中,严格控制完井液性能,避免完井液与地层流体、管柱材质发生不良反应;采用优质密封附件,如封隔器、井口装置等,确保井筒各环节密封可靠。在注采参数控制方面,制定合理的注采压力与温度曲线,避免压力、温度骤升骤降,降低交变应力对管柱与水泥环的损伤;注气时采用阶梯式升压方式,分阶段提升压力,给管柱与水泥环足够的适应时间;采气时控制压力下降速率,避免井筒内产生过大负压,减少介质窜流风险。

2.2 环空带压治理技术(事后处理)

2.2.1 低压带压治理技术(≤3MPa)

对于低压环空带压井,优先采用低成本、低风险的治理技术。环空泄压技术是常用手段,通过在井口环空接口安装泄压阀,将环空压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同时监测泄压流体成分,判断窜流通道来源,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该技术适用于环空压力稳定、无持续高压流体补充的场景。化学封堵技术可实现对微小窜流通道的封堵,向环空注入低黏度、高封堵性的化学堵剂,如凝胶、树脂等,堵剂在压力差作用下进入窜流通道,通过化学反应固化或膨胀,形成致密封堵层;施工时需精准计算堵剂用量与注入压力,避免堵剂进入生产管柱影响正常生产。

2.2.2 中高压带压治理技术( >3MPa )

中高压环空带压井风险较高,需采用高强度、高可靠性的治理技术。套管补贴技术适用于管柱腐蚀穿孔或裂纹导致的带压问题,通过向套管内下入补贴管,采用液压膨胀或爆炸膨胀方式,使补贴管与套管紧密贴合,形成新的密封层,阻断流体窜流通道;补贴管材质需与原套管匹配,且具备良好的抗腐蚀与抗疲劳性能。水泥环修复技术可解决水泥环开裂、窜槽等缺陷,采用挤水泥工艺,向环空注入高强度、高流动性的修复水泥浆,水泥浆在高压作用下进入水泥环缺陷区域,固化后恢复水泥环密封性能;对于复杂缺陷,可采用定向射孔-挤水泥联合技术,通过定向射孔精准定位缺陷位置,再注入水泥浆实现针对性修复。

2.2.3 新兴治理技术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新型治理技术为环空带压难题提供了更多解决方案。智能封堵技术融合了监测与治理功能,采用可降解、自修复型堵剂,堵剂注入环空后可自主识别窜流通道,通过环境响应性材料实现精准封堵,同时内置传感器实时监测封堵效果,若出现封堵失效,堵剂可自动启动修复机制;该技术大幅提升了封堵的精准性与长效性。激光修复技术适用于管柱微小裂纹治理,利用高能激光束对管柱裂纹区域进行局部加热,使金属材料重新熔合,修复裂纹并形成强化层,避免裂纹扩展;该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对管柱损伤小的优势,尤其适用于深井、复杂井的管柱修复。此外,纳米材料加固技术可提升水泥环性能,将纳米颗粒掺入修复水泥浆或直接注入水泥环缺陷区域,纳米颗粒填充水泥石孔隙,改善水泥环微观结构,提升其强度、韧性与抗腐蚀能力,延长水泥环使用寿命,从根本上减少环空带压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储气库生产井环空带压成因涉及管柱、水泥环、工况与介质等多方面,需通过“ 事前预防-事后治理” 全周期防控体系应对。事前优化设计与工艺可从源头降低风险,事后差异化治理技术能精准解决带压问题,新兴技术更为难题突破提供新路径。未来需持续深化成因研究与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环空带压防控水平,为储气库安全高效运行筑牢屏障。

参考文献

[1]刘少华.储气库生产井环空带压现状分析及治理技术措施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5,45(09):151-153.

[2]任海阳,姚建蓬.储气库生产井环空带压现状分析及治理技术措施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22,48(08):64-67.

[3]卫思祺.苏桥储气库注采井环空带压安全评价与治理[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