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治理背景下的网络谣言协同治理实践
康健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引言:
网络谣言现象在数字社会中愈发凸显,给公共秩序与社会稳定带来不容忽视的冲击。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构建科学高效的协同治理机制成为共识。文章聚焦政府、平台、社会组织及公众四大主体,通过多元协作与技术创新,探讨提升网络谣言防控能力的新路径,推动互联网空间的健康发展。
1 网络谣言的表现形式与危害
网络谣言作为虚假信息的一种,在数字化社会中呈现出多样化与复杂化的表现形式,网络谣言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即时通讯工具以及各类网络论坛传播,常常以图文、音频、短视频甚至伪造个人信息的方式扩散。这类谣言利用算法推送和大数据推荐机制,对用户进行定向传播,形成舆论旋涡。此外,网络谣言还表现为捏造事件事实、夸大信息内容及混淆真伪,使接受者难以辨别可信度。部分谣言以引发公众恐慌、恶意扰乱社会秩序为目的,借助热点话题或社会关注事件迅速扩散,导致信息环境污染。
网络谣言的危害极为严峻,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均带来深远影响,谣言造成公众心理恐慌,损害个人名誉,影响人际信任,甚至导致群体性非理性行为。社会层面,谣言破坏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损害政府公信力和管理效能。经济层面,企业及相关行业因谣言蒙受资产损失与声誉危机,市场运行受扰,资源配置失衡。长远来看,网络谣言侵蚀社会诚信体系,破坏信息传播生态,损害全民科学素养。防范网络谣言,提升辨识能力与媒体素养,构建健康有序的信息空间,已成为数字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2 网络谣言协同治理的主要模式
2.1 政府部门联动治理机制
网络谣言的治理已成为信息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在谣言防控与管理中承担着主导责任,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多层级联动治理结构。各级政府通过设立专责机构,加强信息公开与沟通,整合行政资源,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协作的治理格局,实现谣言监测、快速响应、精细处置等环节的高效运作。在多部门协同背景下,政府强化联动机制,如司法、公安、网信等部门共同参与信息甄别、证据收集及执法惩处,增强协作能力,切实提升谣言管控效能。政府借助标准化流程,将政策宣传、科学普及及预警提示纳入日常管理,推动谣言治理形成合力,并通过制定法规、优化舆情监管与协调机制,有力促进信息生态的健康发展,在谣言频发的网络环境中发挥权威引导和有序管控的作用,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2.2 网络平台责任履行与合作实践
随着数字技术普及与信息传播渠道增多,网络平台在谣言治理中扮演着核心枢纽角色,承担着内容管理、风险防控及社会责任的多重使命。平台通过 容审核机制、 户举报和纠错流程,推动谣言信息识别、处理与溯源的规范化、标准化, 发现、 拦 虚假信息,构建高质量信息流。在平台责任履行与合作实践中,企业积极加强与政府及第三方机构的沟通,参与联合治理和互补机制,协作共建公开透明的信息治理环境。平台倡导用户行为规范,强化社区自治与治理,制定明确的使用规定,以堵截谣言源头,减少虚假内容的蔓延。平台对高危事件和特殊节点配备应急处置方案,动态调整内容管理策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提高谣言处置的精准性和及时性,支持多主体协同的谣言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责任落实和行业规范发展,为净化网络空间、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2.3 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路径
在网络谣言治理的协同模式中,社会组织和公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推动信息透明,提升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社会组织利用自 科学传播和维权服务,增强公众辨识谣言的能力,促进信息素养提升, 信息获取、传播和辨识的直接参与者,通过积极举报、监督和合理表达 形成群众参与、自治共治的局面。在信息共享、公益项目及社会协作平台的引领下, 领域合作机制,推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谣言防控,践行公开透明与公正原则,加强舆情引导和预警网络建设,提供咨询服务与应急响应支持。
2.4 智能技术在谣言治理中的应用
智能技术作为谣言治理的创新动力与技术支撑,为信息甄别与风险预警注入新的活力,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工具,加快虚假信息检测、追踪与溯源流程,提升问题发现的广度和深度。智能平台依据大规模数据收集,建立自动识别谣言模型,实现实时监控舆情变化,动态调整风险管控策略,以算法保障信息筛查的高效与准确。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存证与追溯环节,提升信息透明度与可追溯性,增强对谣言源头的定位能力,为多元主体联动治理提供坚实技术基础。形态识别、内容匹配及情感分析等算法机制,优化谣言扩散路径监测,支持平台实施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辅助政策制定和科学研判。智能技术赋能于公众与社会组织,推动信息核查工具普及,提高普通网民检测谣言的便捷性,促进治理体系升级。
结束语:
网络谣言协同治理实践呼唤多方联动,只有加强沟通和协作,才能提升应对虚假信息的能力。未来,完善治理机制、优化技术应用,并强化各主体责任意识,有助于构建透明、可信的信息环境,推动社会更加理性有序发展,为网络综合治理提供持久动力和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松,左亭亭.网络谣言治理:协同共治视角下的路径探索[J].情报杂志,2021,40(4):117-123.[2]沈伟,王瑛.网络综合治理视域下的网络谣言遏制策略研究[J].信息管理导刊,2023(2):45-50.[3]罗亮,张婷.新时代网络谣言治理的协同机制与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2):1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