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转型中开放大学思政工作的机遇、挑战与应对

作者

张宏文

张家口开放大学 河北张家口 075000

1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业变革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重塑了教育生态,为开放大学的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变革。开放大学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全民学习的重要力量,其思政工作质量关乎人才培养的方向与成效。深入探究数字化转型给开放大学思政工作带来的机遇、挑战,并探寻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升开放大学思政教育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数字化转型给开放大学思政工作带来的机遇

2.1 拓展思政教育资源的广度与深度

在数字化时代,开放大学可借助互联网便捷地获取海量思政教育资源。从丰富的在线学术期刊、电子书籍,到各类优质思政课程视频,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道德法治、文化艺术等多元领域。这些资源突破了传统教材的局限,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例如,教师能从 “ 学习强国” 平台选取最新的时事热点解读、先进人物事迹报道融入课堂教学,使思政内容紧密贴合时代脉搏;还可利用虚拟博物馆、线上纪念馆等数字化文化资源,带领学生跨越时空,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深厚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2.2 创新思政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吸引力

数字化技术催生了多样化的思政教学模式。一方面,线上直播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学生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实时参与思政课堂,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直播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的图片、视频资料,营造沉浸式教学氛围。如在讲解 “ 中国近现代史” 相关内容时,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事件的波澜壮阔。另一方面,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为思政实践教学开辟了新路径。学生借助 VR 设备,能身临其境地体验红色革命场景,如 “ 走进” 遵义会议会址,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与伟大抉择,极大地增强了思政教学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2.3 实现精准思政育人,提升教育针对性

大数据技术在开放大学思政工作中的应用,使得精准育人成为可能。通过对学生线上学习行为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如课程浏览记录、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区发言内容等,能够精准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偏好、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习需求。例如,若发现部分学生对职业伦理相关内容关注度高且存在疑问,教师可针对性地推送更多该方面的学习资料,并组织专题讨论;对于在思政课程学习中表现薄弱的学生,系统可自动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推荐适合的辅导资源,实现因材施教,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 数字化转型中开放大学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3.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凸显

数字化转型使得开放大学思政工作积累了大量学生数据,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数据、思想动态数据等。然而,数据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网络黑客攻击、数据泄露事件时有发生,一旦学生数据遭到非法获取与滥用,不仅会侵犯学生的隐私权,还可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信任危机,损害开放大学的声誉。同时,数据跨境流动也带来了复杂的法律与监管难题,如何在保障数据合理利用的同时,确保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开放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

3.2 教师数字素养参差不齐,难以适应数字化教学需求

部分教师对数字化教学工具的掌握程度有限,仅停留在简单的课件制作与线上课程发布层面,无法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在思政教学中的优势。在处理复杂的教学数据时,缺乏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难以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教学决策提供支持。此外,一些教师在将思政教育内容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方面存在困难,教学设计未能充分考虑数字化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师数字素养的短板,制约了开放大学思政工作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3.3 传统教育模式向数字化教育模式转变困难

长期以来,开放大学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政教育模式,以面授辅导、线上自主学习为主,师生互动相对较少。数字化转型要求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互动性强的新型教育模式,这对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全方位挑战。在教学管理方面,需要建立适应数字化教学的课程管理、教学评价、学生管理等制度;在组织架构上,要打破部门壁垒,加强信息技术部门与教学部门的协同合作;运行机制上,需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流程,提升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效率。然而,传统模式的惯性使得这些转变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阻碍,进展缓慢。

4 数字化转型中开放大学思政工作的应对策略

4.1 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隐私保护

开放大学应制定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收集、存储、使用、传输、销毁等各环节的安全规范与责任主体。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对学生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存储与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同时,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实时监测网络安全状况,及时应对黑客攻击等安全威胁。此外,需强化数据隐私保护意识教育,对涉及学生数据处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隐私保护政策。

4.2 加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

开展系统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训项目,根据教师的不同基础与需求,分层分类设计培训内容。针对数字技术基础薄弱的教师,开设数字化教学工具入门课程,如多媒体课件制作、在线教学平台使用等;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教师,提供数据分析、教学软件设计等进阶培训。邀请数字化教育领域专家进行讲座与案例分享,组织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实践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共同提高。建立教师数字素养考核激励机制,将教师的数字素养提升情况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挂钩,激发教师参与培训与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的积极性。

4.3 优化思政教育模式,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构建 “ 线上自主学习 + 直播互动教学 + 线下实践体验” 的混合式思政教育模式。线上,依托开放大学的在线学习平台,整合优质思政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内容,并通过在线讨论区、学习社区等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直播教学时,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增加互动提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线下,结合思政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进行社会调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同时,优化教学管理流程,建立数字化教学评价体系,从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实践表现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学习反馈,推动开放大学思政教育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

5 结论

数字化转型为开放大学思政工作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开放大学应积极把握数字化机遇,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精准育人。针对数据安全、教师数字素养、教育模式转变等问题,通过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育模式等有效策略加以应对。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不断探索与创新思政工作路径,提升思政教育质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开放大学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开放大学数字化转型的框架设计与实现路径分析. 李曙光;王迎.职教论坛,2023(05)

[2]开放大学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 李胜男;李春辉.内蒙古电大学刊,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