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程土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技术研究
李伟 张建平 蒲晓鹏 彭久敬
四川中核艾瑞特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四川绵阳 621000
1.引言
核电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建立在极高的工程质量基础之上。土建工程作为核电项目的根基,其质量验证工作至关重要,而检测试验室正是承担材料性能测试、实体结构检验及施工过程监控的关键技术支撑部门。然而,在实际建设中,不同项目试验室在场地建设、设备配置、人员能力、管理流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参差不齐,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为推动核电工程检测资源的集约化、管理的规范化与数据的可比化,开展检测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课题旨在系统总结多年核电检测实践经验,融合核安全文化理念及相关标准要求,构建一套科学、统一、可复制的核电工程土建试验室标准化建设与管理体系。
2.标准化建设体系架构
核电工程检测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多维度、系统性的工程,需从硬件与软件、管理与技术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设计,其架构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
2.1 场地建设标准化
试验室场地是开展一切检测活动的基础。标准化建设首先需对选址原则、功能分区(如收样区、制样区、力学性能试验区、无损检测区、办公区)、空间面积(含预留发展空间)、建设选材(如耐腐蚀、防静电、易清洁材料)做出明确规定。同时,需系统规划基础设施,包括排水系统与应急水源、双回路或独立配电、安全环保设施(通风、消防、废弃物处理)、信息化监控系统、保温防潮措施等。最终成果体现为《试验室建设标准化手册》及《安全文明标准化图册》,对试验台的选材、数量、布局、尺寸等进行可视化、模数化规定。
2.2 人员与设备配置标准化
人员配置需根据核电项目特点及工程进度波形,量化各阶段所需人员的数量、专业结构与资质要求(如持证上岗),建立岗位能力模型与培训认证体系。设备配置则需规定各类检测项目所必需设备的类型、推荐厂家、规格型号、精度等级及溯源要求,确保不同项目间设备性能的一致性与数据的可比性。
2.3 管理体系标准化
以核安全法规 HAF003 为根本要求,深度融合 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及集团内部质量管理标准,建立统一的质量体系、安全环保体系文件。编制覆盖所有检测项目的作业指导书、设备操作规程及试验方案模板,确保“ 同一操作、同一标准、同一流程” 。
2.4 信息化与内务管理标准化
采用统一的信息化检测管理系统,实现从委托受理、任务分配、数据自动采集、报告生成到档案归档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确保数据模板统一、修改留痕、流程可溯,杜绝人为篡改,增强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系统还应具备大数据分析潜力,可对历史检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为工程质量预警和决策提供支持。内务管理方面,应明确各岗位职责,建立规范的班组工作模式、日常点检与绩效考核制度,并通过“ 5S” 管理等手段,营造整洁、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此外,应建立日常监督巡查机制,对实验室的整洁度、设备状态、安全合规性进行定期检查,并将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2.5 商务集采标准化
制定并使用统一的《检测合同模板》、《收费标准》和《结算模板》,规范各类经济行为,防范合规风险。建立外委检测项目的确认与台账管理制度,强化对外包检测质量的监督与控制。最终形成《集采操作手册》,全面提升采购过程的透明度、效率与合规性。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应建立合格的供应商名录,定期对其服务质量、技术能力进行评审,确保外委检测数据与内部检测数据具有同等可信度。
3.技术难点与创新点
3.1 技术难点
本研究重点攻克了以下技术难点:
1)试验室建设核心参数的标准化,需综合考虑环境条件、检测流程、安全防护等多重要素;尤其在多基地、多项目同步建设的情况下,如何兼顾统一性与地域差异性是一大挑战。
2)人员与设备动态配置模型的建立,须贴合项目实际进展与检测高峰波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成本控制。
3)多标准融合下的质量-安全-环保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确保兼容性与执行力,避免体系冲突和重复管理。
4)检测软件系统的统一与数据接口的标准化,实现全流程无纸化与跨平台数据共享,同时确保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
5)内务管理与商务集采的流程再造与标准化,提升执行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尤其需平衡标准化要求与必要的灵活性。
3.2 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
1)首次提出了核电检测试验室全面参数化与模数化的建设标准,填补了行业在试验室标准化建设领域的空白,为快速、高质量建设核电检测实验室提供了科学依据。
2)构建了覆盖“ 人、机、料、法、环、测、管” 全要素、全流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从硬件到软件、从技术到管理的系统整合,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与协同能力。
3)通过信息化与标准化深度融合,实现了检测过程的数字化管控与数据质量提升,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实验室管理范式,有助于推动行业整体技术进步。
4)将核安全文化理念深度植入标准条款与操作流程,通过制度化设计强化了检测人员的核安全意识,确保了检测活动的本质安全,为核电工程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
4.结论
核电工程土建检测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是从源头上保障核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的核心举措。本文所提出的覆盖试验室全部要素和全过程管理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该体系的应用实现了试验室从依赖经验建设向依据标准建设的根本转变,显著提升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对规范检测行为、优化资源配置、筑牢核安全屏障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不仅为新建核电项目试验室提供了技术指南与管理模板,也为推动我国核电工程质量管理向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随着智能传感、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核电检测试验室的标准化建设还将与智能化深度融合,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质量控制,持续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安全高效发展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核电工程质 量监督与检 测 技术应用研 究[J]. 核科 学与工程,2022,42(3):105-112.
[2]王建军,刘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核电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技术,2021(5): 78-82.
[3]张伟,陈刚.核电工程混凝土试验与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
[4]郑晓明.核安全文化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融合与实践[J].核安全,2023,22(1):45-51.
作者简介:李伟(1984—),男,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核电工程材料与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