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0-3 岁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周卫蔚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0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清代曾国藩的《家书》,再到近现代的《傅雷家书》、赵一曼等革命先烈写给自己孩子的红色家书、家训,无一不体现着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在 2018 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党的十九大以来,家庭教育国家立法的进程明显加快。 2021 年 10 月 2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国事”,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认可。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个人的一生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影响深远。人生初始的前三年,是习惯和个性形成的奠基时期,在这个阶段,接受的教育几乎都来自于家庭。因此,对于 0-3 岁的儿童而言,家庭教育比任何阶段的教育都要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婴幼儿家庭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问题。

一、0-3 岁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型投入偏少,投入类型单一

当前我国家庭经济收入较以往有较大增长,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长的观念也都在发生积极变化,但是,大部分家长仍未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经费投入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 0-3 岁儿童的家庭,家长的经费投入重心放在孩子养护上,更多关注的是孩子身体发展和营养健康,因此,0-3 岁儿童家庭经费投入主要偏向于孩子的吃穿用等方面,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程度则相对较低,投入主要用在购买孩子的玩具和书籍上,投入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认知,类型也比较单一。

(二)教育观念不一致,教育过程遇困难

我国目前 0-3 岁儿童的养育主要是依赖于祖辈照料,由于年轻父母要忙于工作,白天更多的时间孩子是在家由祖辈照看。而在家庭教育中最大的烦恼和困难是和家中的长辈育儿观念不一致,两代人常因为育儿问题产生矛盾,从而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等一系列问题。有年轻家长表示,老人家难免对孩子有些宠溺,所以有时候发现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做父母的会及时纠正,可是在老人眼里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总是护着孩子,这样对孩子很不好。也有家长表示经常会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与长辈起争执,有时候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有时候真做不到。年轻父母和长辈的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大部分父母平时因为工作原因缺乏时间照料孩子,有些年轻父母甚至缺乏一定的家庭沟通能力,这就导致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再加上很多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没有掌握育儿的方法和技巧,使得家庭教育的困难加剧。

(三)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

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和指导力度仍然不够,没有自上而下展开家庭教育的宣传,也较少有自下而上的指导反馈,尽管近几年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有些地方利用社区开展了一些指导活动,但是活动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导致效果不是很理想,也难以形成规模和典范。另外,一些活动没有足够引起家长的注意,更难以起到良好的指导效果。有家长们表示社区很少或从未开展过家庭教育指导、进行家庭教育宣传活动,还有家长表示不知道社区是否开展过指导或做过宣传活动。

(四)家庭教育指导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

“我没有养育孩子的经验,所以当孩子出生后,我是非常迷茫的,我不知道该如何喂养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点什么来促进孩子更好的发展,只能根据长辈们的经验来做,但是有时候觉得过去的经验也不一定科学,所以如果有专业的人员能够针对我家的具体情况做些指导,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这是一些新手家长的心声。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家庭教育指导还不能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和不同家庭的需求进行,指导上存在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等问题。另外,指导过于理论化,缺乏实操性。很多家长表示“道理都懂,就是不会”,这说明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仍然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的指导,而缺少实际操作和演练的机会。当遇到具体的教育问题时,家长由于缺乏实践的经验,就导致即使学了或者看过很多理论知识,却仍然无处着手,面对自己家中“独特”的孩子,竟不知怎么做。

除此之外,二胎、三胎相继到来,家庭教育的需求和要求也有所变化,比如多胎家庭更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希望高效性和专业性的教育指导,更希望获得社会的支持,家长也渴求自我成长等。

二、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家长的投入意识,适当增加家庭教育的经济投入

学术界很早就认识到家庭教育支出作为教育投入的重要来源,对子女人力资本积累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不仅可以满足暂时的需要,还能帮助子女通过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人力资本的获得与积累,提高家庭未来的收益,进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因此,首先应提升0-3 岁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的主体意识,使其认识到0-3 岁这个阶段家庭教育投入的重要性。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做好家庭教育宣传,在报纸、地方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宣传家庭教育,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及时发布和更新家庭教育投入的相关信息,提供评论和交流的开放平台,帮助家长提高投入意识,根据家庭收入情况适当增加经济投入,细致规划家庭教育经费,丰富家庭教育投入的类型。例如除了在孩子的玩具和书籍上投入,还可以增加投入在购买家庭教育类课程、参与亲子活动等方面。

(二)开展分层分类、多元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

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社会经历存在差异等,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要充分考虑家长的文化程度,在开展指导之前可以先进行调查,了解家长的认知特点、思维水平和学习风格等,以便于分层开展活动并做出指导。还可以结合家庭需求情况开展分类指导,如二胎家庭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等问题。由于二胎的出生会对大孩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这类家庭的家长会有意关注大孩情绪的变化,因此对这类家庭可以开展 0-3 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专题教育指导。

也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母亲在二孩出生后也会产生明显的消极情绪,由于缺乏科学的情绪教养意识,多数母亲使用了摒除型、紊乱型、不干涉型等消极情绪教养方式,对头胎儿童的情绪适应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针对二胎家庭,除了关注孩子的教育,还应该帮助家长,特别是母亲学会采取合理的情绪教养方式回应头胎的消极情绪。还有研究表明,母亲自身特质及受其影响的夫妻关系和家庭氛围都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调节,由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主要责任,在开展指导时也可针对 0-3 岁孩子的母亲提供专业的指导和相关资源,例如开展情绪管理类课程,帮助母亲调适情绪,教会母亲应对夫妻之间的冲突等。最后,由于是针对 0-3 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的内容可放在孩子的生活起居和品格培养,因为家长在这些部分耗费的精力较多,说明家长比较重视或者可能缺乏相关知识,因此可以提供关于亲子游戏、阅读策略、膳食搭配、教育策略等方面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可以采用团体体验、案例分析、线上课程、讨论分享等多种类型进行。

(三)推出科学的家庭教育内容,开展实操指导

随着互联网日益深入生活,家长们更多的通过网络资源获取家庭教育信息和内容,特别是微信公众号逐渐成为获取家庭教育资讯的重要途经。但是由于网络资源的科学性有待验证,网络学习缺乏体验和操作的机会,因此需要推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开展线下体验、分享、实践活动,帮助家长把所学理论转化为实践,增加实践的机会和经验。可以依托社区开通家庭教育咨询热线,根据家长的个性咨询要求,预约并安排专家进行线下指导,手把手引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

(四)充分发挥社区作用,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

家庭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社区作为政府推进家庭教育的重要平台,调动相关教育资源和力量,支持及保障社区开展家庭教育相关的活动,在推动家庭和谐发展,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促进儿童发展中扮演重要支持角色。因此,应加强社区家庭教育工作建设,通过加强领导,整合街道、社区的相关工作,提供有效、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支持服务,让家庭教育支持的具体工作在社区落地。社区应重视宣传家庭教育法规政策,只有让更多的政策对象知晓已出台的法规和政策,才能使政策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逐步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促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社区还应该充分挖掘本地教育资源,满足 0-3 岁儿童家庭教育的需要。社区教育资源开发就是以挖掘、培育、发展和利用社区内所有可能对社区成员产生教育功能的各种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和过程。社区可以加强与地方高校和周边幼儿园的联系,让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社区的家庭教育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家庭教育的最新讯息、科研成果、实践经验引进社区,真正做到给予家长有效的支持与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露 .3-6 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J]. 当代家庭教育,2021(30):43-44.

[2] 王区区 . 苏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9):42-44.

[3] 叶昕昕 . 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当代家庭教育,2021,(30):35-36.

[4] 周素娜 .“儿童发展”视角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基于周口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调查 [J]. 早期教育,2020,(Z1):93-96.

[5] 郭媛媛 . 浅论互联网 + 时代下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化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27):1-2.

[6] 于杨 . 沈阳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调查与对策思考 [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36(04):61-64.

[7] 王燕,任春茂 . 遵义市学前儿童父母家庭教育需求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1,23(03):161-164.

[8] 刘晓聪.上海市二胎幼儿家长育儿需求研究 [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2

[9] 李雯雯.社区支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 [D].辽宁:鞍山师范学院,2021

[10] 邓林园,姜秋璐,刘晓彤,刘秀艳等.头胎儿童在同胞出生前后的情绪变化及母亲的重要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21(5):48-58.

[11] 刘秀英,孟娜,岳坤.中国城市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现状研究 [J].少年儿童研究,2022(12):5-28.

作者简介:

周卫蔚,1989 年 2 月,女,汉族,湖南永州,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 : 学前教育,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