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心理社会因素对公共卫生管理中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

倪洁铭 陈晓伟 陆春梅

东阳市中医院 浙江东阳 322100

高血压作为一种发病概率极高的慢性疾病,会在较长的病程中逐渐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患者会因病而出现肾病等一系列并发症,且高血压还是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做好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十分重要。在临床上,降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性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于患者的病情控制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指出,心理社会因素同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间存在密切的联系[1]。为此,本文便针对性分析了心理社会因素对公共卫生管理中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高血压患者 400 例,其均接受心理社会因素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其分为高心理社会风险组和低心理社会风险组。高心理社会风险组的年龄和病程均值分别为 58.52 岁和 11.24 年,标准差分别为 6.52 和 2.47,不同性别者占比分别为116:84。低心理社会风险组的年龄和病程均值分别为59.02 岁和11.03 年,标准差分别为 6.54 和 2.42,不同性别者占比分别为 113:87 。上述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P>0.05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水平 ⩾40 分、社会支持自评量表得分水平 ⩽38 分者,纳入高心理社会风险组的范畴,纳入患者数为200 例;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水平 <40 分、社会支持自评量表得分水平 >38 分者,纳入低心理社会风险组的范畴,纳入患者数为 200例。

1.2.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纳入研究后均采用统一的方案进行药物干预治疗,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品和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两种药物均每日服用 2 次,前者每次 20mg ,后者每次 25mg ,持续服药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药物干预治疗 1 个月后的治疗优良率、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差异。

治疗优良率:以治疗后舒张压达到正常水平,且下降幅度 ⩾20mmHg 或舒张压未达到正常水平,但下降幅度 ⩾20mmHg 为优;以治疗后舒张压达到正常水平,且下降幅度 ⩾10mmHg 为良;以不符合上述标准为良[2]。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 SPSS22.0 软件分析数据。涉及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T 检验、卡方检验; p<0.05 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治疗优良率差异比较

表1 显示:高心理社会风险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比低心理社会风险组更低,P<0.05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差异比较结果 [n, %]

2.2 组间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差异比较

表 2 显示:高心理社会风险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均高于低心理社会风险组, P<0.05

表2 组间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水平差异比较 

3 讨论

高血压对患者健康的威胁程度极高,随着病情的加重和病程的延长,患者发生并发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也会随之提高,从而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明确影响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控制,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保障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心理社会风险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比低心理社会风险组更低,且高心理社会风险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脂水平均高于低心理社会风险组, P<0.05 。这说明心理社会因素同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高风险的社会心理社会因素会导致高血压患者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该情况的存在又会影响人体的激素分泌,会导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提升,上述两种激素水平的升高又会造成血管收缩,会增加血管阻力,从而会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能力显著下降,进而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3-4]。因此,及时予以高血压患者心理社会层面的干预,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对于其药物治疗效果的保障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心理社会因素同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心理健康状态、社会支持情况较佳的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往往较佳。

参考文献

[1] 陈宁 , 刘波 . 心理社会因素对公共卫生管理中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J].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21,21(5):88-90.

[2] 季冠梅 . 心理社会因素对公共卫生管理中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J]. 养生大世界 ,2022(16):47-48.

[3] 周春娟 . 心理社会因素对公共卫生管理中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J]. 特别健康 ,2023(14):31-33.

[4] 陈婷婷 . 心理社会因素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对照研究 [J]. 饮食科学 ,2021(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