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永平镇魔芋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
侯家清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云南景谷 666401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繁荣具有关键作用。魔芋作为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特色农产品,其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意义。魔芋富含葡甘聚糖等多种营养成分,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功能性食品需求的增加,魔芋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永平镇位于景谷西南部,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具备发展魔芋产业的良好基础。深入研究永平镇魔芋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对于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推动魔芋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二、永平镇魔芋产业发展现状
2.1 永平镇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
永平镇国土总面积 1465.66 平方公里,坝区面积 166.3 平方公里,坝子面积排全省第 79 位,国土面积排全市所辖乡镇第 1 位,是全市最大的坝子。镇内最高海拔 2304m ,最低海拔 831m ,平均海拔 1110m,年平均气温 18.2--20% ,最冷月为 1 月,温度为 11.7-13∘C ;最热月为 6 月,温度 22.3-24∘C ;全年无霜期 350(d),年降雨量 1450mm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条件为魔芋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分条件。全镇共有水库、坝塘 73 个,设计畜水量 5800 万 m3 ,丰富的水资源能够满足魔芋种植过程中的灌溉需求。耕地总面积 29066hm2 ,其中水田 8193hm2 、旱地 20873 hm2 ,人均耕地面积 0.39hm2 ,丰实的土地资源为魔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此外,镇内居住着汉、傣、彝、拉祜等 20 个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也为魔芋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
2.2 永平镇魔芋产业发展基础
目前,永平镇已经有部分农户开始种植魔芋,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一些种植户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在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探索。同时,镇内也涌现出了一些小型的魔芋加工企业,主要以粗加工为主,如将魔芋加工成魔芋片、魔芋粉等初级产品。这些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为永平镇魔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在市场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魔芋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永平镇的魔芋产品在周边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通过电商等渠道,产品销售范围正在逐步扩大。此外,当地政府也开始重视魔芋产业的发展,在政策引导、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为魔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
2.3 永平镇魔芋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永平镇魔芋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在种植环节,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农户缺乏科学的种植知识,导致魔芋产量不稳定,品质也难以保证。同时,魔芋种植易受病虫害影响,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尚未得到广泛推广。在加工环节,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主要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而且,加工企业与种植户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缺乏稳定的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渠道。在市场方面,永平镇魔芋产品品牌建设滞后,市场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缺乏专业的市场推广团队和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难以满足市场对魔芋产品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此外,魔芋产业的发展还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永平镇魔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
三、永平镇魔芋产业发展前景与对策分析
3.1 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健康食品需求日益增长。魔芋富含葡甘聚糖,具有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特点,可加工成魔芋豆腐、魔芋丝、魔芋粉、魔芋代餐食品等多种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在国内市场,随着消费升级,魔芋食品逐渐走进普通家庭,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在国际市场,尤其是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魔芋食品文化较为成熟,对魔芋产品的需求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且,随着魔芋产品在欧美等国家的推广,国际市场对魔芋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3.2 产业发展优势
永平镇优越的自然条件为魔芋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宜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光照、降水等,满足了魔芋生长对环境的要求,有利于提高魔芋的产量和品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为魔芋的规模化种植提供了保障,能够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发展绿色、有机魔芋种植,提升魔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永平镇耕地面积广阔,且有部分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为魔芋产业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充足的土地空间。此外,全镇有户籍人口为 22796 户 73270 人,其中农业人口 45522 人,常住人口 61908 人,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能够满足魔芋种植、加工等环节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当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四 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
4.1 开展技术培训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为种植户开展魔芋种植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品种选择、种植密度、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种植户的科学种植水平。同时,建立技术服务热线,及时为种植户解答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魔芋种植提供全程技术支持。
4.2 拓展市场渠道
制定永平镇魔芋产品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魔芋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广,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举办魔芋文化节、利用网络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注重品牌质量建设,建立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确保魔芋产品的质量安全,以优质的产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加大对魔芋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支持企业开展魔芋精深加工,开发魔芋食品、医药、日化等领域的高端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整体效益。[3] 例如,开发魔芋膳食纤维、魔芋多糖等功能性产品,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五、结论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永平镇魔芋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从市场需求来看,无论是食品领域对健康食品的追求,还是医药与工业领域对魔芋应用的拓展,都为魔芋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政策的大力支持,为永平镇魔芋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而当地的自然优势以及土地与劳动力资源优势,更是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然而,目前永平镇魔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市场渠道不够畅通、产业链不够完善等。为推动永平镇魔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永平镇魔芋产业有望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永平镇魔芋产业还可进一步探索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培亮,吕文生. (2025). 《康县:全链条培育魔芋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 王强平,陈丽。云南景谷魔芋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研究 [J].乡村发展研究,2023.
[3] 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2025). 《安康 “五抓五促” 助推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