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中的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探究

作者

蔺慧

准格尔旗第一中学 010400

一、引言

课堂互动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学生语言知识吸收与运用能力发展。当前部分英语课堂存在互动形式单一、学生被动参与等问题,导致参与度偏低,制约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不仅指行为层面的课堂回应,还包括思维层面的主动探究与情感层面的投入。外研社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单元主题贴近学生生活与认知,为设计互动活动提供丰富素材。基于此,本文结合该教材四个单元,探究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具体实施策略,为优化英语课堂互动提供实践参考。

二、实施策略

课堂互动中学生参与度的提升需依托系统设计,结合教材单元特点搭建阶梯式活动框架。从基础互动场景构建,到任务驱动下的深度参与,再到思维拓展与成果转化,逐步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形成连贯且层层递进的教学流程。

(一)搭建生活化互动场景,激活初始参与意愿

以教材单元主题为依托,提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核心场景,将语言知识融入具体情境,降低参与门槛,激发学生表达欲望。以外研社版必修第一册 Unit1Anewstart 为例,该单元围绕“新起点”展开,聚焦学生进入高中后的新环境、新体验。教学中可设计“高中生活初体验”互动场景:首先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学生入学照片、班级活动片段,引发学生情感共鸣;随后将学生分为 4-5 人小组,每组发放“场景任务卡”,卡中包含“描述你的新教室”“分享一次难忘的班会”“推荐一个实用的学习小技巧”等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生活化话题;要求小组内轮流担任“分享者”与“倾听者”,分享者需用英语简单描述,倾听者需提出 1 个相关问题,如“Whatdoyouthinkofyournewdeskmate?”。通过将单元主题与学生真实生活结合,搭建熟悉的互动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完成首次互动,消除表达顾虑,激活参与意愿,为后续深度互动奠定基础。

(二)设计分层任务链,推动全员深度参与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拆解核心任务,按难度梯度设计分层任务链,兼顾不同语言水平学生需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任务中找到适配角色,实现全员深度参与。以 Unit2ExploringEnglish 为例,该单元围绕英语语言特点与学习方法展开,旨在提升学生语言探究能力。教学中可结合单元内容设计三级任务链:基础任务为“英语趣味现象收集”,要求学生独立找出单元阅读材料中有趣的语言现象,如“homophones(同音异义词)”“abbreviations(缩写词)”,并在小组内用 1-2 句话介绍,如“‘right’canmean‘correct’or‘direction’”,此任务面向语言基础较弱学生,聚焦知识识别;进阶任务为“英语学习困扰解决”,小组合作梳理成员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听力听不懂”“单词记不住”,结合单元所学的学习策略,如“listeningtoEnglishsongs”“makingwordcards”,共同制定解决方案,每组推选 1 名代表用英语汇报 1 个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案,此任务面向中等水平学生,侧重知识运用;挑战任务为“英语小创意设计”,鼓励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结合单元主题,设计“英语绕口令”“简短英语小笑话”或“英语学习小贴士海报”,并在班级展示。通过分层任务链,让不同水平学生都能在任务中获得成就感,避免因任务难度不适导致的参与断层,推动全员深度投入互动过程。

(三)开展问题导向探究,深化思维层面参与

围绕单元核心知识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与生活经验展开思考、讨论,将互动从语言表达层面提升至思维探究层面,增强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以 Unit3Theworldofscience 为例,该单元聚焦科学发展与科技影响,包含科学发现、科学家故事等内容。

教学中可结合单元阅读文本“GreatScientists”设计问题探究活动:首先呈现核心问题“Howdoscientificdiscoverieschangeourlife?”,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提到的“electriclight”“internet”等案例,思考科技对生活的影响;随后拆解为子问题链,如“Whatdifficultiesdidscientistsfacewhenmakingdiscoveries?”“Whichscientificdiscoverydoyouthinkisthemostimportant?Why?”;将学生分为“科学探究小组”,每组选择1 个子问题,结合文本细节与自身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如讨论“scientificthinking”时,可引导学生联系“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等实例。

(四)组织成果展示与互评,强化参与反馈闭环

结合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成果输出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并引入互评机制,让学生在展示与评价中获得反馈,增强参与获得感,形成“参与 - 输出 - 反馈 - 提升”的闭环。以Unit4Amazingart 为例,该单元围绕艺术形式、艺术作品展开,旨在提升学生对艺术的认知与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可设计“艺术主题成果展示与互评”活动:首先明确成果输出形式,结合单元内容,学生可选择“艺术作品介绍”(如介绍一幅喜欢的绘画、一首乐曲)、“艺术形式体验分享”(如分享学习绘画、弹奏乐器的经历)、“校园艺术活动设计”(如设计校园艺术节方案)等形式,用英语完成成果创作,可采用演讲稿、PPT、手抄报等载体;随后安排“艺术成果展示会”,每位学生或小组上台展示成果,展示时间控制在 3-5 分钟,如介绍绘画作品时,需说明“artist(艺术家)”“style(风格)”“whyyoulikeit”等内容,运用单元所学词汇“colorful”“creative”“inspiring”;展示结束后,发放“互评表”,互评表包含“语言表达准确性”“内容与单元主题关联性”“展示感染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设“优秀、良好、待改进”三个等级,学生需为每位展示者打分,并写下 1 条优点与1 条改进建议。

三、结语

提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中的学生参与度,需依托教材资源,构建逻辑连贯的实施策略。从生活化场景搭建激活参与意愿,到分层任务链推动全员参与,再到问题探究深化思维参与,最后通过成果展示与互评形成反馈闭环,四个过程层层递进,形成完整教学流程。这一策略不仅能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与深度,更能助力学生在互动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与综合素养。未来教学中,还可结合学生特点进一步优化互动形式,让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成长的平台,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策略与学生参与度提升研究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4(1):25-29.

[2] 王建国。基于教材单元的高中英语互动教学实践探索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4(3):41-45.

[3] 张莉。成果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堂参与度评价体系构建 [J]. 英语教师,2024(2):33-37.